2015年12月30日星期三

虾饼条-Keropok Lekor Udang

虾饼条-Keropok Lekor Udang






                我们家的女眷特别喜欢做这个,每年十一、二月, 海虾盛产,妈妈、大伯母和三姑会一起买大量鲜虾做虾饼,等到虾饼晒干后,农历新年也将至,虾饼就是宴客的食物。我喜欢吃炸好的脆虾饼,可是更爱还没切割的虾饼条。

           近来看到三姐姐分享她在大量制作虾饼,还说这虾饼条是我和她女儿爱吃的食物。食欲被挑起,按捺不住。打电话请三姨帮我买刚上岸的海虾,外子与我剥虾壳剥得腰酸背痛,才只不过两公斤的虾。三姨的虾饼是商业式的,她做不出我要的味道,我喜欢吃妈妈和大伯母做的,加入蒜碎和黑胡椒。这可能不是普遍的小食,但它绝对是我陪我长大的美食。大伯母做好后一定给我留两条,妈妈则是整锅都给我吃,我吃够了,她才切了晒干炸。


                刚蒸好的虾饼条不好吃,黏性太强,隔一天后最好吃。我可以三餐把它当饭吃,所以妈妈的虾饼条很少有机会切成片晒干。妈妈和大伯母切虾饼时,那些畸形、头尾两端的都成了我的零嘴。她们常在阳台晒虾饼,而我喜欢坐在虾饼旁的懒人椅边读小说边偷吃。


                这是特制的虾饼,加了黑胡椒粗粒,味道特别好。若要下锅炸就不能放,否则切割后表面不平滑,胡椒碎也可能掉落。通常做这类食物我们都是随手揉,粉团软硬心中有数。这一次将剩下的粉类秤一下做个记录。

材料:

680 g 虾肉
690 g 木薯粉
1大个蒜头
1大匙黑胡椒粒
2-3 小匙盐


做法:
  1. 蒜头、黑胡椒粒、盐和虾肉用石臼舂烂
  2. 逐量加入木薯粉,揉成不粘手的软团。
  3. 粉团搓成长条形,以大火蒸45 分钟即可。
  4. 待虾饼条冷却后即可食用。

2015年12月28日星期一

生活点点滴滴

生活点点滴滴



                从槟城回来的隔天一大清早就得投入年尾的特定工作,单坐在那里开会都会让人颈脊发麻, 脑袋像浸水的海绵,沉重不堪。这时候的我是自顾不暇,放工回家,即刻大门深锁。很怀念女儿在家的时刻,工作得忘我时,她会贴心地煮一碗干捞面让我果腹。清楚我生活习惯的朋友这时候都不会上门打扰,老同学更是通过弟弟给我带来一些餐点,她怕我忘记吃饭。很幸运有一群围在身边一起变老的同学,出外旅行不忘给我带来一些手信,大小事互相慰问。多年来的友情细水长流,更显珍贵。没有利益冲突,不相互比较,这样的关系让人很舒服。


                工作分阶段,告一段落,就可以喘息几天。心情不错的我煮了两次火锅,当然一切都是买现成的,没有精神投入厨房。外甥从中国带回来的麻辣火锅料,据说人家是一箱一箱买。大家尝试了一顿全然不同的味道,妈妈说她还是喜欢我放大量香茅和疯柑叶的汤底,孩子们也认同。吃什么不重要,只要全家在一起,可惜少了女儿。


                近几年冬至我都得参加会议,冬至不是公共假期,虽然意兴阑珊但想到孩子们爱吃汤圆,还是买了两包糯米粉。老幺早一个晚上帮我把香兰汁搅好,也准备一小碗蓝花汁。冰箱里有紫薯茸、红曲米, 做五色汤圆应该没问题。凌晨五点爬起来揉面团,外子和老幺搓汤圆,七点钟五色汤圆煮好了。老幺还自己做肉丝汤圆和花生酱汤圆,由得他去。匆匆梳洗出门工作。放工回家,一锅汤圆见底了,我一颗也没放入口。所有照片都是老幺用手机拍摄的,我连眼睛都张不开。有时间有闲情的人才真的能不间断地打理好部落格, 看看身边熟悉的网友,一个个关闭部落格了,有点可惜却能理解。


                一年一度和那些朋友一起开会,不知不觉也走过了不少岁月。我常带着一壶咖啡,眼睛睁不开时一杯杯黑咖啡往肚子灌。感激我那些马来朋友,每一天不忘记给我带好吃的糕点,让我在吃早餐前有东西下肚。最享受吃早餐的时刻,我们常常把食物带到室外,对着绿油油的树木慢慢享受。几年来已经成了习惯,其他人在室内吃,只有我们三个喜欢对着大自然吃早餐。呼吸着新鲜空气,享受清晨的朝阳照射,啜一口口热咖啡。其中一个马来朋友是烹饪高手,每一次都会跟我分享煮食的心得,女儿和儿子爱吃的共产党汤就是她教我的。我们每个人回家都会继续投入工作,连自家丈夫孩子都顾不了,更甭说要为朋友下厨。她几乎每一年都会为我们做一两样吃的,今年做了Rojak 还有水果 + colek 到了最后一天还为我们烹制咸鱼糯米饭,椰丝是用自家椰子刨的。不太甜的糯米饭,香脆的咸鱼和另一种蒸煎鱼配上嫩椰丝,简简单单却很好吃。吃了再添,很不客气地要求她每一年都准备这道小食, 她笑盈盈称好。


                有个年轻男孩Y ,十多年前和我一起参加过两次集训,整十多年来不忘给我捎来祝福语。年轻男孩现在已是中年男士,正在修博士课程。我常说若华裔年轻男子都像他一样,华社有福矣!他出身贫苦家庭,无水电供应,连车子也开不到山上的屋子,可是这样的环境却孕育出一个优秀有为的青年。从互寄圣诞祝福语延伸到聊时下的种族紧张局面,我发现他依然像当年一样,有自己的想法,不人云亦云也不偏激。印象中的他是干净整齐,头发剪得恰好,长袖衬衫和长裤,一脸正气,热心助人。谈吐有礼, 说话有见地,处事有他一套,不卑不亢 。对着网络上那些莫名其妙常常散布到我电话里的偏激言论和思想,我越看越厌恶。其中一些是来自他族,吾族也不少。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下,很担心我们的华裔青年也会被愤怒冲昏了头,不知所云。茨厂街发生骚乱事件,扯上了某国大使,竟然有人公然写还是某国好,维护马来西亚的华人。当时觉得脑袋被轰,这些人不是马来西亚人吗?为什么要靠外人来保护我们?那是什么心态? 当时闹得沸沸扬扬,我不想多加一把口。事情过了一段落,这根刺还鲠在喉里,不吐不快。为什么要矮人一截寻求他国的保护?你以为那些大国会为了我们这些小市民的纠纷而大动干戈吗?国内有许多令人钦佩的非政治人物,为了理念不惜对抗强权,也有不必本钱的政客,他族有靠当民族英雄出位的,我族有靠污言秽语站台的,更多的是在咖啡店里和论坛上谩骂一通的人,未搞清状况就乱传乱骂,深怕落人后不入流。Y 像一股清流,他让我感觉欣慰,中庸的他 没有被时事冲昏了脑,以事论事,没有一概而论。



                圣诞节假期,终于可以轻松地放假。老同学说很久没一起吃饭,大家商量好,各自带些食物。一行人聚在一起吃没有精美餐具、没有丰富菜肴却轻松自在的晚餐。主角是泰式蒸鱼,那味道实在太好了。时常嘲笑我家不够盘用,搞到要用香蕉叶吃饭的人,现在每一次聚餐都指定要我家香米饭和香蕉叶。深山蜜糖百香果是餐后饮品,简直是极品。餐后聊家常,酸来酸去是情趣,活到这把年纪,能不断相聚是福气。我们常自嘲有一天孩子都离家在外,每个人带一样菜,天天到一个地方一起做伴用餐,就象在求学时代,你吃我的,我吃你的。

2015年12月26日星期六

儿时记忆里的Nasi Berlauk

儿时记忆里的Nasi Berlauk

一杯咖啡,一包马来饭,是我儿时的早餐。 爸爸吃大大包的,我吃小包的。香蕉叶香、咖啡香,我和爸爸同台吃饭的情景是大伯母最喜欢看的。




                一向来下厨都很随心所欲,想吃什么就煮什么。我家日常菜肴大多数与辣扯上关系,没有辣椒的日子真难过。三个孩子都被我训练得无辣不欢,就只剩那个一家之主,吃辣的程度还在启蒙阶段。有时忘形下太多辣椒,在饭桌上心虚不敢直视他,怕涨红脸睁大双眼的他突然拍案大喊休妻。忍让是有限度的,我却不断在挑战他的底线。良心发现时煮得温和些,自己再加配小辣椒吃。良心被狗吃掉时就下重本,把快乐建筑在他痛苦上。

                这几天忙得没空照料他起居饮食,一包乌冬面加几颗肉丸和蒜叶就是一餐,要不干粮也算数。才随口说要煮Gulai Lemak,他已经雀跃万分,再加上答应Jenny 动手煮吧!Jenny 材料全拍了照,你自己斟酌味道就对了。黄姜魔术酱,你可以做一大罐,放在冰箱里慢慢用。份量就如马来人所说的agak-agak 谁耐烦每样材料拿去量?如果你要鲜艳金黄色的汁,黄姜酱就要多放,黄姜酱料少颜色就越柔和。至于鲜鱼,你可以洗净后全放入煮或事先处理,那方式我们叫Singgang 经过singgang的鱼肉较结实,不会烂。无论是鲜鱼或处理过的鱼都各有风味, 也可以两者混合一起煮。椰浆用得多,汤汁会很浓,用得少则不那么腻,视各人口味, 两种各有千秋。我喜欢Gulai Lemak里的黄瓜和黄梨,所以放了很多。同样一个食谱想怎么吃就怎么煮,这就是我烹饪的方式。


材料:

黄瓜
黄梨
鲜鱼
咸鱼
水煮蛋
浓椰浆
阿三片
小辣椒
黄姜酱料
少许糖


Singgang 鱼的材料:


鱼块
南姜
阿三片

鱼肉在前一天先蒸熟,让鱼浸在汤汁里一夜。



做法:
  1. 黄瓜和黄梨加少许盐捞匀。加入黄姜酱料、蒸鱼渗出的汤汁和阿三片煮至软。
  2. 撒入适量的糖和小辣椒。
  3. 加入咸鱼和白煮蛋。
  4. 倒入浓椰浆煮至滚,试味(味道带不太强烈的酸、不明显的甜)
  5. 最后加入鱼块煮滚、熄火(不要大力搅,否则鱼肉会散开)。


 
  煮一锅香米饭,把汁淋在热饭上,再用香蕉叶裹好,这就是我家百吃不厌的马来饭。小时候一包马来饭、一杯咖啡, 这类早餐占了大部分的童年回忆。记忆里自懂事以来爸爸几乎每天都买马来饭回家给我当早餐,那时早餐没什么选择。姑姑和伯父回乡时更是每天二三十包地买,即使离家在外,他们依然怀念香蕉叶包裹的马来饭。三姐姐举家外迁,怀念的也是这样的一包饭。我很满足于现状,喜欢这样悠闲过日子,吃着儿时记忆里的食物。

我用香蕉叶包了几包饭,卖给两个儿子,没人 知道这是自家做的,还问妈妈在那一档买? 
 

       冰箱里总有一大罐厨房魔术黄姜酱,那是我们自小吃惯的味道,这酱料可以让我在百忙中随时煮出一道又一道让人添饭的美味佳肴。搅黄姜酱料可是大工程,材料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要小心研磨成泥状可是考功夫, 拿捏材料的份量也是一门学问。七姨长期供应我黄姜酱料,她常说没有东西给我,知道我爱用这个煮食,所以不间断地送过来。

七姨的黄姜酱料:


黄姜
葱头
蒜头
辣椒干
小辣椒
胡椒粒
白姜
Belacan

加少许水`搅烂成泥即可。


2015年12月24日星期四

有乳酪味的乳酪蛋糕

有乳酪味的乳酪蛋糕




                女儿推荐的乳酪蛋糕,我们小心翼翼捧回家放入冰箱,还选个良辰吉日全家人围在一起切蛋糕。汎汎不客气地发出一连串评语,老幺说姐姐味蕾失常,这样的海绵蛋糕也要排队买。大家转过来看我,这一次我也百思不解,没有乳酪味、柠檬香,淡然无味的蛋糕就像特地为三高病人而制,为何人气那么高?每一次吃到不满意的食物就忍不住想即刻下手做以解馋, 忘了自己还有很多手头功夫要在特定时间交货。逞英雄拍拍胸膛说老妈隔天做一个给儿子们吃,两个儿子连连点头。

                一大清早儿子的电话来了,问起乳酪蛋糕。我连材料都还没找齐,他等不及,干脆回家帮手。这是一个普通的乳酪蛋糕,就是大家常做的棉花乳酪蛋糕,我只是习惯性的下手时跟着状况走,没有柠檬用葡萄柚替代,没有奶油用酸奶,没有跟着食谱走,烘焙变得更有趣、生动。儿子在身边接手大部分工作,我只负责摸摸他的头,亲一亲他头额,蛋糕就出炉了。


                冷却后的蛋糕是我变相的秘密武器,不听教的老幺若不听指示,老妈杀手锏一使出,马上乖乖就范。那一夜工作累得直不了腰,他自动帮我按摩,五分钟服务隔天竟然嘻皮笑脸换我五片蛋糕。而那牛魔王汎汎,吃了一口后夸张地说这才叫乳酪蛋糕,有浓郁乳酪的乳酪蛋糕。我能想象在其他人家里,这样的蛋糕会被嗤之以鼻,不是每个人都喜欢重口味。他们能接受的是云淡风轻的乳酪味,我不会自讨没趣做乳酪蛋糕请人吃。套用表姐一句话,乳酪就像猫粪味,怎么入得了口?

2015年12月23日星期三

吃了又吃,买了再买

吃了又吃,买了再买





                槟城菜市场是美食中心,我连续几天都去不同的菜市场用餐。今早就去七条路的菜市场。这里有档麻辣云吞面,我觉得还不错。儿子买了一包炒硕莪, 这一次味道有点逊色。叫来一桌杂乱的食物,有鸭肉粿条汤、排骨福建面、猪肠粉、淋汁春卷、两档不同的炒粿条,一碟有色有香,炒得不够水准,一碟无貌无相,味道奇好。拉拉杂杂也不知道吃了多少东西,儿子还去买糕点。

蔚蔚的胜利品

           老二此来要找书本和乐器,我和外子反正都是陪太子读书,他想去那儿我们都尽量配合。买到他要的东西,也买了女儿口中要预订的乳酪蛋糕,该买的都买得七七八八。稚气未脱的老幺走到玩具机器前抓玩具,他不像一般人莽撞,乱抓一把。在一旁留意一阵后才下手,给他抓到一个小叮当,满足感十足。 临走前先去Air Itam买我妈喜欢的蛋黄酥, 再度去吃那很不错的炒粿条。买到巴刹旁出名的麻芝,在车里不到两下就吃完,果然好吃。

Air Itam 火车头档口的炒粿条,不必排队,好吃服务


                这一次我带回跟以往有别的食物,市区里有一家福禄寿饼家,我连续去两次搬货,没有华丽包装的饼干,实实在在,价廉物美。饼干种类多,味道又合我意。就连我们爱吃的豆沙饼也只用纸张包装,像儿时吃惯的那款式。马蹄酥、肉饼、虾米豆沙饼,麻佬、鸡丝蛋饼, 还有鸡仔饼,就连黑豆沙饼都有,外子最喜欢的馅料。这一次在Air Itam 吃到成成香饼家的烧饼和翡翠蛋黄酥,觉得还不错,馅料甜度适中,蛋黄也没硬得像石块。回家前特地买几盒回家。上一次在市区买的, 妈妈嫌得一文不值。儿子和女儿爱吃的各种口味爆米花,从Kimchi到番茄、咖喱、乳酪,简单不起眼的爆米花经过调制后身价昂贵。槟城菜市场里的肉干,小块状和条状,口感比起普通大块肉干来得软。网购一包RM20 的含盐糖果,在这里RM10 就可买到3 包。当然还有路途上要吃的炒粿条、烧肉。坐在后座的的老幺说各种食物的香味是诱惑,他已经忍不住在后面偷吃。


                这一次出门,汎汎已不再是小男孩,他能跟爸爸一起负起驾驶的任务,外子难得可以在后座当太上老爷。一转眼,孩子都长大了,我无须替他们打点一切,反而是他们反过来照顾我们。

2015年12月22日星期二

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




                Batu Lancang的菜市场旁有个小贩中心,我最喜欢的还是那档卖猪肠粉的。这一次干脆坐在她档口前连续点了萝卜糕、猪肠粉、烧卖、菜粿、Otak-otak、吃了一轮后再加几份,还点了个海鲜炒粿角。在不同摊子吃同样的食物才能分高低,我还是喜欢三条路的炒粿角。虽是小食,倒也吃得很饱。老二最爱烧肉,走入菜市场买一包烧肉,在车里大家分享着脆皮温热的烧肉,美味极了。



                我和外子来槟城无数次,可是从没进过3D画廊。5D画廊已经推出,外子说带我们去5D前先尝试一下比较低层次的。有孩子在身旁才有趣。一家人倒也玩得蛮尽兴,虽然知道一切都是眼睛产生的错觉。老二最开放,他才不理人家怎么看,什么姿势都摆出来,躺在地上,趴在木板,玩得够颠。玩出一身汗,嘻嘻哈哈走出画廊。



                女儿极力推荐Kimberly Street的炒粿条和糖水,我们不妨一试。炒粿条份量很少,味道也不过如此。蚝煎的面糊黏度太高,吃不到脆脆的蛋香味。难怪我槟城的朋友说只有游客才涌到这一区。



                带两个儿子到文化街,虽是周末又逢学校假期,整条街却冷冷清清。儿子们对街头表演很有兴趣,倒也待了一段时间。没有陶笛,没有那特殊乐队,否则老二一定不舍得走, 他最喜欢玩乐器。


                我和外子回旅店休息,孩子们自己到处逛。吩咐他们回来时打包跟前一晚一样的食物,老幺还多买一包好吃的春卷。长居槟城我必定发胖,外子说为什么我们都那么喜欢槟城食物,因为我们都是福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