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5日星期三

拉招Lachau – 河鱼、熏鱼、咸鱼、腌鱼

拉招Lachau – 河鱼、熏鱼、咸鱼、腌鱼


Lachau, 一种山蜥蜴的名


        很早就退房,接待处的姑娘知道我们要去斯里阿曼,摇头说那条路不好走。我和外子做好心理准备,先去医饱肚子。

薄饼真的好吃,在阳春台外的走廊摆卖



            阿答街的阳春台是个小贩中心,对面是上帝庙,第一次念到这名字时感觉有点怪。阳春台就是演酬神大戏的戏台。叫了干捞面和汤面,还不错,我抗拒有茄汁的 Kolo mee,甜甜的不适合我。买一些糕点带上车,这里的糕点比较少用色素,看了舒服些。两碗配料多的干捞面有猪肝,在家乡,猪肝不再出现在面条里,小贩说这个时代还有谁要吃?健康第一,我这个出生于不注重健康年代的人快被边缘化了。


            心系昨天看到的各种米类,外子特地兜去西连菜市场让我买个够。卖米的姑娘说只买半公斤也行,就一种各半公斤吧!红糯米卖完了,有顾客到来寻找,昨天还有,为什么我没买!胡椒根也买两把,回家一人分一点,人人有份。

如果那是我们居住多年的老屋,如何割舍?

            一驶离西连,就看到屋子被打上大大的红色X字。村屋、小型工厂、洋房、商店大多数无法幸免。果园、农作物,鱼池将化为乌有。这就是首相在大选前答应砂拉越人民的Trans  Borneo Highway,一条连贯几个大城市直通沙巴的高速公路。居民为发展让路,多年的老家即将铲为平地。 触目惊心的红叉勾起我的伤感,屋后那片绿意也为了发展把我多年的心血给连根拔起,一想到心还在淌血。沿途看到居民正把大型物件搬离; 残留的破屋、倒下的树林,疮痍满目。谁走?谁留? 我们见证了建筑大道的迁移历史,大多数民居都会被拆,唯有宗教场所和学校可能逃过一劫 教堂是敏感课题,当局不得不顾民心, 小心处理。


记得!一定要在拉招小站停留,不买也要看。

当地的民族服装,现场还有裁缝师帮你把所有装饰品缝在衣服上。

可爱毛茸茸的蕨类苗。

比小指大些的黄瓜,小巧玲珑

            车子驶过一排店屋,离斯里阿曼约48公里左右;很多车辆与巴士停在哪,外子马上掉头回去。在东马若看到这种情形绝对不能放过,保证有看头。虽是一排店屋,走廊上却摆卖各种蔬菜和烹饪食材。这就是Pekan Lachau 拉招,以森林的一种山蜥蜴为名。店屋角头有个大空间,摆卖大多数由河鱼制作的各式熏鱼、腌鱼、咸鱼和鱼卵。砂拉越的河鱼肥美硕大,腌制的鱼装在袋子里,鱼鳞闪闪发亮,新鲜程度让你误以为是鲜鱼。外子喜欢的Kasam 鱼在这里是以大尾的Jelawat 鱼加饭粒和干Kepayang香叶制成,我一看就想即刻下锅煎。在霹雳的Tasik Raban 这类 Ikan Pekasam 只用比巴掌小、扁平的淡水鱼制成。煎好的鱼口感差,味道咸中带酸。家里只有外子吃,我和孩子说比馊水还臭。女儿常说爸爸每一次抗议我们吃猪大肠,臭得受不了,殊不知他的Pekasam 比猪肠臭上百倍。 咸鱼如今是富有人家的盘中菜,鱼身也没那么厚。把咸鱼干握在手里,肉质是软的。我看到Balur   Jelawat 应该跟市区卖的Ikan Terubuk差不多, 先看着吧!

不是鲜鱼,是腌鱼。

烟熏的熏鱼、熏虾。

咸鱼干、咸鱼条、咸鱼丝、咸鱼脆, 咸鱼卵,你还要什么?

不带这些回家你一定会后悔!

        走到走廊上,像个土包子,对什么都好奇。 这一次给我碰上Bario 高原的米,再怎么重也要搬回去。喜欢买这类有固定重量的食品,20 公斤行李配套一公斤、半公斤地慢慢减,不必秤也能掌握自己的行李有多重。看到多色彩的米,我为之疯狂,不能自制地又买。这些贵米产量少,得之不易。小贩都是一公斤、两公斤地摆卖,没人阔气地买一大袋。


我是上菜市场买米、买鱼。


            你看到蚂蚁窝吗?这个应该是白蚁窝,土著用它当药材用。我想到密密麻麻的白蚁,头皮发痒。一排店屋,来回走几趟,满足了我对食材的求知欲,很多还是第一次见, 砂拉越得天独厚,热带雨林的食物取之不尽。




 这是什么叶?怎么吃?


11 条评论:

  1. 我最爱逛市集了

    回复删除
    回复
    1. 很不同的市集,每天都有但星期天更热闹,大开眼界。

      删除
  2. 你連續這幾片看起來都不像在馬來西亞。。

    回复删除
    回复
    1. 为什么我要从别人家才能进入你家?我点你的名又被拒于门外?

      删除
    2. 不要問我。。 我什麼都沒做。。。 我是無辜的。。。。

      删除
  3. 你好,很高兴你欣赏绿色乡区。西连还是我的家乡呢。每次回家一定会带上几公斤的黑米和红米飞来吉隆坡解解馋,所以每次都扛得累到半死,但是那满足感是难以形容的。可能从小就吃惯这种米吧,所以嘴叼啦。呵呵。。。

    回复删除
  4. 没想到有个西连人在这儿。海蓝,你很有口福,自小吃贵米。

    回复删除
    回复
    1. 呵呵。。。这要感谢妈妈了。小时候比较穷,所以妈妈都是自己种稻。要吃也不容易呀。周末都是要下田,从插秧到采割晒干都要亲自下手。那里乡区的土著都是会自己种稻,多出来的才拿去卖,其余的都留给家人吃。

      删除
    2. 所以你才是那个真正体会粒粒皆辛苦的人。每一次看到吃不完丢弃的食物,我心里想的都是稻农的汗水。

      删除
  5. 那些米真的很贵呢,味道又是如何啊?太令我好奇了。
    犀鸟之乡的市场还真的什么都有啊,看照片都让我觉得过瘾。
    这一片土地对我而言,太陌生了。
    而姐姐的旅程太棒了。

    回复删除
    回复
    1. Chenboon, 师奶对菜市场特别有兴趣,所以我专门去看人家不看的东西。要看一个地方的民情和文化,菜市场最有看头。对我来说东马的土著懂得珍惜与善用天然资源,很多食材都被好好利用,那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连带包扎蔬菜都是用香蕉叶和蔓藤, 没有造成环境污染。
      我现在明白为什么一些到东马工作的朋友从一开始抗拒到最后在哪儿定居,就如我先生所说,砂拉越的居民比起我们太幸福了,他们地广人稀,居住环境优良,随便一间普通排屋,面积都比我们大。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