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星期日

河畔雨中早餐

 河畔雨中早餐

 

  我浅眠,天未亮就起身在度假村里走动。虽然入住率不高,但度假村灯火通明,夜色中一点也不显阴森。我喜欢这里,有隐私、不喧嚣。沿途巡视不同造型的度假屋,心里已经盘算:下一次再来,要换一栋试试不同的风景。

  天色渐亮,我忙着把早餐搬到河畔。宁静的河面泛起薄雾,右岸那一端朝阳正欲升起,橙光慢慢弥漫开来。我顺手采了河边的小花,搁在桌上,喜欢那一刻的画面——简单,却刚刚好。

 

  正当我沉醉于晨光与花影之际,天却下起毛毛雨。观日无望,只能撑伞在细雨中吃早餐。才刚转换心态准备喝咖啡,乌云压顶,雨势转大。我们狼狈收拾,落荒而逃。幸好房间离河边不远,回到屋内,透过玻璃窗继续吃早餐。

  别让天气坏了心情。雨声拍打着玻璃,窗外青绿植物像帘幕般垂下,远处的天然泳池被雨点敲出一圈圈涟漪。俩人窝在沙发上,裹着毯子听雨,看雨,在凉意中享受一份慵懒。雨下得久了,小孩们也忍不住冲进雨中,在水池里划船、戏水,笑声此起彼落。我们安静地坐着,看他们在雨中撒野,仿佛也被那份纯粹感染。

 

  雨足足下了三个小时。外子摸摸肚子,说想来碗热汤面。我此刻很享受这种什么都有的度假方式——不出门、不赶路、不求人,自己动手煮一锅热腾腾的面。女眷们都待在自家的屋子里,厨房空空,我独占一方天地。锅里翻滚着虾面,有菜、有鱼肉腐竹,香气腾腾。

 

  外子找了个幽静角落摆好碗筷与饮料,我们就那样面对雨景吃面。一个从泳池上来的男士看见我们,笑着说:“So romantic!” 我大笑回道:要不要也来一碗浪漫的快熟面?气氛顿时更添几分暖意。

 




我家先生一直奇怪香兰叶怎么能生长在水里?

  我们喜欢这里,太符合我们的度假理念。外子爱与人交流,无论去到哪里,总能遇上友善之人。昨夜就有同乡邀他分面包,两人站在泳池旁聊天

 

  离开前,我坚持要再去看看那条小河。大雨过后河水暴涨,颜色浑浊,却深得我心。我仰头问外子:还会再来吗?他点头:随时可来。我笑了——那么多地方想去,不知这河畔的雨晨,还能否排进我们的旅程。

 

  此行的原意,是想探访Lata Kinjang 瀑布。从务边过去的那段山路虽无斜坡,却与通往福隆港的路一样曲折狭窄,沿途有倒树与小型土崩。可惜抵达时吃了闭门羹因为连日豪雨,当局暂时关闭以防洪水波及。几辆旅游巴士都败兴而归,我们也不例外。旅途上的突发事件已见惯不怪,唯有对自己说:下次再来。

  离开务边往金宝方向一路顺畅,无惊无险。这座城镇有拉曼大学,也因美食节目而扬名。可我已学会随缘,不再特意找名店,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当地小贩中心里摊档众多,眼花缭乱。濑粉、酿豆腐暂且不选,我们点了港式肠粉叉烧与虾仁口味,滑嫩香甜,合胃口。吃完想再点一份,摊主笑说:卖完了。


  我忽然想起豆腐花。鼎丰豆腐花在金宝是原店,原以为能重温怡保分店的味道,却发现口感不同,像是在吃鸡蛋豆腐。还是怡保那一碗最香最滑。

 

  正午时分,金宝的山峰仍笼着轻雾,云气缭绕。街道不繁忙,人们在小档口前喝咖啡、聊天、刷手机,日子慢得像老电影的镜头。旅人走在这样的城镇里,连脚步也不自觉放轻,心里那股被雨洗过的宁静,一直延伸到远方。

 

    我的度假已经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当下的感受。那一场被雨困住的早餐,让我记住的不只是湿漉漉的伞和加了雨水的咖啡,而是两人相视而笑的片刻温柔那种平凡、却足以抵御所有阴雨的幸福感。

2025年9月27日星期六

随心度假

 随心度假

    媳妇要带小希希回她母亲的外家参加婚宴,女儿说她居家工作,叫我们找个地方度假去。有个贴心的女儿是今生的福气,不亏我偏爱她多一些。我家重女轻男,儿子们都知道,却依然极爱这姐姐。老二曾笑说,在我们家,妈妈和姐姐是女神——高高在上。我和女儿则相视一笑:我们不过是落难女神,要做家务,还得处理他们一堆琐事。

    女儿在大学最后一年,有一科必须参加户外活动。当时她哭丧着脸说:这么危险的活动,还能有命回来吗?我哭笑不得——大学活动哪会草菅人命?任何户外活动都有风险,但绝不会拿命去博。那次的活动后来成了她的辉煌史:和朋友的互动、讲师的称赞,让他们那一团人取得空前的高分。她从此爱上那讲师的课,也因此提议我们去她当年活动的地方——务边(Gopeng)度假。

    务边是霹雳州金宝县的一个小镇,昔日是锡矿业重镇,如今以自然生态和户外活动闻名。女儿当年在那里激流漂流,还以为讲师针对他们,后来才明白——恨铁不成钢的严厉,原来是一种善意。

    她帮我们筛选几个住宿,老爸选了其中一家。决定权在我,我看了外子选的那间犹豫良久,不想拂他意,拖了两天才打算订房,结果已客满。我心里暗喜——于是订下另一家。
我不是去旅行,我是去度假。

    度假,不需要赶路,也没有必看景点”“必吃美食,只想随心所欲,耍废一场。

    天刚亮我们便出发。山路盘旋,雾气弥漫,仿佛驶进仙境。近几年不断在圆梦——大大小小的梦,把时间归还自己,一点一点补填遗憾。这条熟悉的路我已走过上百次,却依然带着游客的心情凝望窗外:期待云海,也期待那一层轻盈的云雾。

    抵达务边后,我们想找顿不太饱的午餐。上网一查,多数是濑粉,我向来对这种面食有点抗拒。倒是鱿鱼芭古菜吸引了我。档口设在雅聚轩前,老板让我们坐到对面的雅缘阁用餐。那是一家翻新的老店屋,古色古香,极有味道。小镇静谧,唯有这家咖啡座热闹。

    点餐速度极慢,侍者来来回回确认几次。趁着空档我在店里逛了一圈,长形的旧屋,天井透光,一半光明一半阴凉。
猪肠粉油光闪闪,配青辣椒。鱿鱼芭古菜味道不错,但少了甜酱与虾膏的浓香——这,或许就是务边的味道

    离开镇区往郊外开,经过 Gopeng Glamping Park——年轻人最爱的露营胜地。再过一座桥、一个转弯,便抵达我们订的度假村。


    冷清的园区仿佛无人之境,没有柜台、没有接待,只有一个外籍看守员工。他直接带我们入房,连RM3的地方税都免了。第一眼我就喜欢上这地方——安静、清幽,像极了斯里兰卡的修禅中心。

    我给它取了中文名——河石小筑放下行李,我们直奔小河。清澈湍急的河水在此回转成湾,对岸被茅草掩映。
我就是为这条金宝河而来——在私人河畔坐一下午,什么也不想,是最奢侈的休息。

    午后我们前往沉香园。山脚的路曲折,抵达前细雨忽然落下,进园时雨势更大,我们干脆坐在车里看雨。两人同时想起几年前在古晋的那个夜晚——雨大得无法下车,只能坐到半夜才冒雨回住宿。这次又犯同样的错:雨伞放在后车厢。

    半小时后雨稍歇,我们冲到售票处却仍被淋湿。一位工作人员热情询问是否要搭车上山游览,每人RM13。我原想答应,但天不作美。她见状建议我们参观沉香展区、试饮沉香茶。

    几位初中女生也在参观,边听讲解边做笔记。我看着她们,心底只生出一句感叹:年轻真好。
沉香茶不便宜,百元一包。我试饮一小杯,没想象中的幽香,反倒像我常泡的黑面将军。或许名扬海外的东西,总有其独特之处,只是我不懂欣赏罢了。

    雨丝未停,我拍了几张雨中林景。外子点热沉香茶,我点果子沉香茶。清淡的香气,搭着一碗桂花糕。那味道让我想起老二带我吃过的那家,八成是同样的粉制成品。餐厅无人,窗外垂挂着树须根,静静喝茶看风景,倒也舒心。




    正替外子拍照时,那位接待员又出现了。她说要帮我们合照,还热心地为我们讲解地图路线。临别时,她居然亲自带我们走进沉香林深处拍照,告诉我们哪个角度最美。出门遇贵人,果然如此——若非她,我们不会发现那片迷人的沉香林。


    回到度假村,雨也停了。推开房门,走两百米便是河岸。雨后的河水浑浊,却仍有力量。一个刚玩完激流漂流的印度姑娘坐在岩石上发呆。我们在河边野餐,她替我们拍照,笑着问:你们怎么会带椅子?
我们相视一笑——车尾随时备着,看到合意的地方就随心而坐。她羡慕我们的悠闲,而我羡慕她的青春。

    那天,我们在河畔看夕阳。红色的夕阳洒在对岸的帐篷上,光影燃成一片流金的静默。风拂过,水波闪动,像一场梦的结尾。

我忽然明白——
度假,不是远行;是心的安放。随心所至,处处皆风景。

              晚餐自己动手煮,一顿有饭有肉有菜的简餐,无须摸黑出外。我是厨娘、侍者兼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