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星期二

短暂的团圆

 短暂的团圆

     老幺去年出国工作,一切来得太突然。我回国之日正是他飞离国土的同一天,他先起飞我才抵达,心里多少有点遗憾。好不容易有藉口回国,天天在数归期。女儿和弟弟自小就非常亲密,姐弟俩的感情非常好。他要带手信回家,在超市开着手机与姐姐视讯,两姐弟一起逛市场购物。姐姐说买什么他就买什么,带了一大堆饼干零食之类的东西回家。我满头雾水看着那些饼干问马来西亚没有吗?俩姐弟异口同声说没有那些口味。妈妈我老了,对这些兴趣不高,反而对加辣椒的零食有期待。

各种辣椒酱
辣椒糖

     父子连心,小希希一看到父亲我这‘继祖母’的地位更是摇摇欲坠。老幺一天好几次与他视讯,两父子的关系并不因距离而疏远。无论如何我还是认为父母应该陪着孩子长大,希望他早日回归家园。


     老幺想念家乡食物,我们一家又特爱泰餐,就吃酸酸辣辣的泰式菜肴去。我是个不想离家的人,能一辈子待在家乡吃着熟悉的食物就是最大的恩赐。我问外子倘若有一天我跟着老幺住在异乡,是什么原因促使我迫不及待地回国?他想都不必想即刻回答是食物。Bingo!别叫我吃西餐和以奶油乳酪烹煮的主食,我一定会患上厌食症。

     三个孩子自小粘小舅,天天开视频聊天,七嘴八舌话题源源不绝。我很少参与,煮饭、烧菜、照顾小希希占据太多时间,没时间闲聊。为了见舅舅,特地订了十个人的饭菜。最后一分钟媳妇不能下班,侄儿侄女要补习,小弟临时要服务客户,只剩我们四个人。我大叹四个人得吃十个人的饭菜真无奈,幸亏女儿撒娇功力高,死缠烂打把舅舅给叫来。小弟在我们望着一桌的饭菜发愁之际赶到,帮我们解决了一大半食物,只须打包半锅印尼咖喱回家。




     一家人难得能坐在一起吃饭,女儿不在家时就只剩我和外子俩。吃什么不是重点,我只是喜欢有人陪着一起坐着聊天吃饭的热闹气氛。

2025年3月31日星期一

致未来的我

 致未来的我

     当未来的我打开这一篇,请记得这是2025年第十次到海边晨运等朝阳。这时的我能自由行动,有力气运动,眼观四方耳听八方。人们视以为理所当然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感觉我都有。我珍惜这些逐渐会失去的感官和功能,尽力让他们维持久一些。

     三姐姐问我会不会突如其来陷入绝望和无助的状态,心突然变得很酸。我说偶尔会,尤其是听到一些负面的消息。她问我要如何克制?我说最好是少听少理,做你认为快乐的事,别把别人放在第一位。不喜欢的事别搭理,不喜欢的人眼不见为净,日子过得越简单越快乐。

 

     这片等日出顺便晨运近两年的沙滩从刚开始的不熟悉变成一种习惯已失去新鲜感,取代的是归属感。无论我去哪里都会想起它,从没抹杀它带给我的欢乐和惊喜。紫花已枯萎,就连厚藤也不见踪影,海蚀把所有植物带入海里,希望还有一些隐藏在沙里的种子,时机到了萌芽开花。重翻紫花的照片,依然让我动容,想象自己就是个花仙子在花丛里憩息。感谢它曾经带给我的快乐,那片我称为秘密基地的紫色天地。如今堆积在它上面的沙约有四尺高,所有的植物消失无踪,成了荒漠。

 

     依然没等到太阳,虽然已经不再强求但真的怀念火红的太阳。凡事顺其自然,勉强只能让自己心塞。致未来的我,无论那时的现状如何,至少我曾经看过无数次美丽的日出,用脚踏遍这里的沙滩,我希望身边的伴侣依然与我相依偎。

2025年3月30日星期日

追思祖先,培育后代

 追思祖先,培育后代

     清明时节 ,追思祖先。天气阴晴不定,隔天要去清明可能下阵雨。带着小希希去采购清明祭拜的水果,顺便带他去附近的游乐场所玩。我还是第一次到这建在河口的公园,河的对岸是沼泽林,沿着河流是走道。活了大半辈子都不曾踏足,跟小希希第一次来,祖孙三人一起玩。

     看着他开心地玩滑溜板、跷跷板让我看到他父亲小时的影子,怎么那么快我的小不点们都长大了,还给我带来另一个小小不点。可惜我妈来不及看到曾外孙,只差一个多月就可以升级为曾外婆,她撒手而去。三个孩子是我妈带大的,自小在外公外婆家长大,跟舅舅的感情特别好。现在小希希由爷爷奶奶照顾,家里有姑姑,他是我们三人的宝贝,连不在家的老二也常视讯他。家族成员的关系亲不亲密就是从小培养的,女儿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找小希希,晚上跟侄儿玩成一团才入睡。

 

     看着小希希仿佛看到小时候的我,泛黄照片中的我就是长这副模样。我曾经误以为父亲小时的照片是自己,样貌像同一个饼印出来,我们家的基因是显性所以四代的样貌都大同小异。

 

     小希希跟在我身边,很有兴趣地看我把红枣、冬瓜糖和葡萄干装入小袋子,告诉他我们隔天要上山清明,他得去跟外婆住了。这孩子不认生不认床,容易照料。


     今年不做龟粿,烤了一盘杯子蛋糕带上山。才出门就下雨,上到山上不见太阳,细雨绵绵。雨势转大时在车里躲雨,雨停了就继续。难得没被晒成人干,虽然淋了少许雨但我们已经很感恩。带了饭盒垫肚子,我家男丁单薄,老二没赶回来,老幺正在回国的飞机上。外子为了我没回乡祭拜父母,小叔在同一天扫墓,大家提早上山只为了避开开斋节回乡的车龙。夫家有小叔及两个儿子和小姑三个儿子及妹夫,男丁旺盛。

     一如往常,上山祭祖以佛教方式进行,不烧冥纸。早餐伴着长眠的二姑吃,她孤单一人无子嗣,只有侄子女,如今在世又能来祭拜她的只有我。从义山到祖地的祖坟再到骨灰塔,一天内祭拜所有的祖先,没有他们哪来的我们?

     晚餐就找家餐厅,三人好好吃一餐,每一样都合胃口,首推它的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