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星期五

沿着中巴友谊公路,再次遇见雪山与风

 沿着中巴友谊公路,再次遇见雪山与风

    从塔县往喀什走,我们正式踏上回头路。第一次来时毫无头绪,风景在车窗前飞快闪过;回程却像是把散乱的画面重新排成顺序,心里渐渐有了概念。眼皮再沉,也不能在抵达中巴边境红山口前睡过去。

    巴士很快驶入 白沙湖(海拔约3500米)与白沙山 的路段。此刻的湖色比昨天更迷人,薄薄的阳光让湖面呈现粉蓝与灰白的层次,像被人调过对比度的油画。这里的湖水来自高山冰川融水,因为矿物质含量低而呈现透明的浅蓝色。白沙山则是典型的 风蚀沙山,沙粒细腻,山体呈温柔的奶白与浅灰色。

    拍照拍到停不下来,更幸运的是有团员临时想上厕所,导游便让司机转入 东岸景区,这里能更近距离看见白沙山倾泻而下的沙坡,像雪一样堆叠在湖畔。我们没有逗留太久,导游还得和守门的叔叔周旋解释:昨天我们已经付费,今天只是借用卫生间。她情商极高,笑容与态度都柔软,几句轻声交流便解决了。

过了白沙湖,我们进入 布伦口一带(海拔3000米左右),这一带有著名的 塔合曼湿地。秋后草色枯黄,牛羊、牦牛与骆驼散落在湖边,慢悠悠地啃着高原上最自然的草——没有农药、没有污染,全靠雪山水滋养。团里的男士说:马来西亚的羊比较好命,吃青草;这里的只能吃干草。女士们却被雪峰与湖色迷住,根本没想到羊的饮食问题。

    路旁成排的 柳树 已掉光叶子,只剩灵巧的枝干。新疆人最会把大自然的东西用到极致,红柳枝插上肉,一串串烤成 红柳烤肉。烤时油脂滴在红柳枝上,带着淡淡木香,是新疆不可替代的味道。

    正巧看到一群绵羊路过,摇着白白的大屁股,排场十足。导游问我们:知道怎么分辨公母吗?然后自问自答:新疆绵羊屁股特别大!公羊走路上下摆,母羊左右晃。巴士里顿时笑成一片,只有我家那位不谙华语的先生还云里雾里。

    车子继续往前,进入 中巴边界的红山口(海拔约4100米)。这里的土色呈深红,是典型的铁质红色砂岩,被称作小火焰山。山体风化严重,布满大小洞孔,像被潮湿时间咬过的岩壁。沿着山口望去,远处是 奥依塔克雪山(海拔近5000,冰川像白色的巨兽伏在山脊上,是中巴友谊公路上最壮丽的雪峰之一。

中巴友谊公路(卡拉库勒公路)自上世纪70年代由中国与巴基斯坦合作修建,全长约1300公里,是连接两国贸易的命脉,也被称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际公路之一。每一次驶过,都像在读一部写在山石与冰川上的历史。

    车子逐渐驶入人群聚集的市区,两旁的杨树开始转黄,一天的奔波像是被晚风轻轻收进口袋。是时候去吃一顿暖心又带点孜然香的新疆晚餐了。

    就这样,我们从高原的风雪与湖色里回到喀什。旅程继续,但今日的风景,已足够在心里亮上一整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