芫茜辣酱鱼
娟姨给的鱼只用了一半,剩下的另一半不想煮同样的味道却要相去不远的口味。这一回我煮了浓稠的酱汁,完全没用油,加入大量的芫茜,煮一道香喷喷的芫茜辣酱鱼。 鱼熟后口感象鸡肉,蘸着辣酱配芫茜让人胃口大开。
娟姨打电话来,我谢了又谢,她听我述说这两天煮的菜恨不得马上飞过来吃,可惜我家太远了, 若在妈家相信她真的会即刻过来。在电话里简单地教她煮法,她豪气地说下次人家再给她时一定再送过来。河鱼较腥,用泰式的烹饪手法处理最适合。
香辣泰式鱼汤
娟姨匆匆忙忙拿了一袋鲜鱼说是朋友钓的,她吃不了那么多,送给我们。那是河鱼,鱼身浑厚,单看头部就知道是尾大鱼。
屠妖节假期,孩子们忙着准备年终考试。我两个星期没回家,趁着这假期好好整理院子里的花草。外子实在是个好男人,我不在的时候他帮我拔草、浇水。离家前刚栽种的植物几乎全都活着,开始长出嫩叶。 开心地在院子绕一圈,采下要用的材料:香茅、疯柑叶、薄荷、黄姜、姜、辣柳叶。要煮香喷喷的汤,材料一定要新鲜,这就是泰式菜肴的精神。爱吃泰国菜的人都知道刚采下的香叶跟菜市场买回来的有一定的差别。我妈就是那种在屋子周围种满香叶的人,她要烹饪时拿一把刀走出屋外采割要用的材料,不必特地上菜市场,外婆和阿姨们也是这么入厨法。家婆更胜一筹,家里吃的菜都是她一手种出来的,她的菜园比我家的面积还大,没有机械只靠锄头和双手。
外子看到我采那一篮香叶,已经眉开眼笑,我们俩对泰国餐特别钟情。家里的成员都在家,汤头由几个人试味,最后由我调味。这一锅鱼汤,浓郁惹味,香辣加鱼鲜味,一个个都喝得很开心。老大小时被鱼骨鲠过,对鱼有恐惧感,可以的话都不吃。通常为了让她吃鱼,我会特地为她剔去鱼刺, 这一回她喝了好多汤,鱼肉可有可无。喜欢这样的食物,酸酸辣辣,吃了不腻;加了大片的鲍鱼菇吸收汤汁的精华更是可口。大家在锅里一直捞菇,还抗议一人只吃到一两片。我这不入流的厨师,冰箱有什么就煮什么,这一次是凭感觉,直觉告诉我巴掌大的鲍鱼菇会替这道菜加分,果然没错。
材料:
黄梨1小个
大葱两个
蒜头
鲍鱼菇一包
黄姜
姜
香茅
辣柳叶
薄荷
疯柑叶
阿三膏
糖、盐适量
虾膏少许
河鱼
做法:
1. 鱼用少许盐抹过。
2. 黄梨切块,大葱切碎后用水煮至烂。
3. 黄姜和姜磨烂后放入锅里煮开。
4. 除了鱼,加入其它材料一起煮至香味四溢。
5. 试味后加入鱼煮开,鱼肉熟后即熄火。
农业菜市场
我国政府开始注重农业,离国前接到几次农业部打来的电话,郑重邀请我去参加‘农业是商机’的讲座会;上两个星期也去参观刚下幕的农业展。和外子约好这个星期要到农业菜市场走一圈,趁机认识植物和蔬菜名称。
一脚踏入菜市场,人山人海,感觉不寻常。原来某政党打铁趁热在2012 财政预算案推出后举行巨大的政治演讲会。脖子上挂着相机的我走近一看,没人对我有什么表示,却向他人大派《前锋XX》。识趣一点快快走开,我不受欢迎。那份报纸免费送给我都懒得读,它只不过是傀儡,操纵它的人任他像疯狗般乱吠。我那天在报摊,连友族自己都说这份报纸偏一方,他买星报。只听主讲人在大数“黄色清洁运动”的不是,他以为每个人做任何事都是为了钱;这也难怪,他们本身就是这类人。
转到卖树苗的摊子,慢慢拍下来当上课。还在找圣罗勒的树苗,摊子那棵不太健康,价钱也不便宜。记住各种叶子的名称,又免费上了一堂课。再看各种Ulam叶,大概全都认识了。还是摆了个大乌龙, 把千层叶的豆荚认错为Kacang Parang,惹得卖菜的老婆婆们哈哈大笑。这些都是乡下农民自家种的,绝对没有农药。有些菜是野生的,只要勤奋些去采摘就可赚钱。我开始怀念家婆留给外子那片在山上的土地,那里有一大片蕨类植物的嫩叶,单是采就让人兴奋。那一天有空叫外子再带我去, 让我拍几张好照,采一把野菜回家。
好久没看到姜花,爸爸以前很喜欢吃的一种菜,不必用钱买,妈妈种了不少,一年开几次花。野生苦瓜那么贵,是一个还是一堆RM1 ? 飘逸的鱼尾草随风摆动,很美,我在什么地方看过这个?卖小动物的摊子是同事孩子眼中的迷你动物园,每个周末来这里跟兔子玩。还有卖糕点、食物、衣服的摊子。走到卖鱼档口,拍摄腌制的黄姜鱼,友善的老伯伯还问我行了吗?原来我拍摄时他不敢乱动。走了一大圈,我和外子就像外星人,清一色是友族,看来这地方华人没兴趣,印度人也不来。
回家路途中,在家里附近的小菜市场转一圈,规模不算大,但东西齐全,至少在农业菜市场买不到的东西,这里全有。看来政府要打响农业菜市场的招牌,还得一番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