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星期二

红墙之外,藏着静静的心愿

 红墙之外,藏着静静的心愿

    旅途已近尾声,我们渐渐驶向终点。

    清晨的宕昌下起了雨,细细密密地落在窗外那片绿意上。酒店的早餐不差,我拿了一小碟,最后还是分给了外子和老友。窗外的花在雨水洗涤下愈发鲜艳,仿佛也知晓这段旅程将画上句点,以最明亮的姿态相送。

    从宕昌出发,我们搭车前往合作市。车窗外是阴沉天色,翻滚的云压低了山影,沿途拍不下几张清晰的照片。这天的行程里,最后一站是安多合作寺院的米拉日巴佛阁


迷你刀嫲切

    来到合作市已是中午,午餐安排在一家名为羚城大草原国际饭店的清真餐馆。正值馆内举行婚宴,我们和当地的伊斯兰教徒共处一室。他们皮肤白皙,头戴宋谷或裹着头巾,服饰与我们熟悉的马来穆斯林不同,少了花纹与亮色,多了几分朴素与庄重。餐馆的餐具十分讲究,杯子和盘子下都垫着加热垫,茶和食物得以维持温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道刀嫲切的特色菜,切得极细,排列成小巧的菱形;还有那道烤得脆皮的土鸡,撒上香浓孜然粉,味道浓郁,是全团都称赞的一道佳肴。这一路我们吃到的鸡肉都不错,皆是土鸡,没有肉鸡的松软,倒多了几分嚼劲与鲜香。

    饭后我们前往佛阁。这座佛阁为纪念米拉日巴大师而建,共有九层,但游客只能攀至第八层。我们一层一层缓慢攀登,木梯又窄又陡,头顶还时常得小心避让横梁。佛阁内不许拍照,其实即使允许,昏暗的光线与沉静的气氛也不适合按下快门。每一层供奉着佛像与上师照片,香火未必鼎盛,却自有一股压抑的肃穆。


    我不是不敬佛,只是不适应那封闭、潮湿、幽暗的空间。我们在顶层略作停留,便迅速下楼。其他队员还在气喘吁吁地问:还有几层?其实,爬着爬着,真的会失去计数。

    踏出佛阁的刹那,仿佛获得释放,迎面是清新的空气与开阔的天空。我们来到佛阁后方,那里有大片草地,开满金黄色的小花,在阴霾天色中亮眼得让人心动。转经轮在风中缓缓转动。

    寺庙外白塔旁的牦牛低头啃草,那种专注的样子让人看了也安静下来。它们身上油光水滑,毛皮厚实,是这高原土地上的吉祥象征。

    我走到佛阁红墙边拍照,这次紧记之前弄脏衣服的教训,不敢再倚墙太近。忽然间,一个藏族老伯伯吸引了我的注意。他抱着一个胖嘟嘟的小孙子,绕着寺院一圈圈地走。他满头大汗,脚步沉重,却没有放下怀里的孩子。我静静看着他,孩子张着又圆又大的眼睛望向我,一动不动,好奇而专注。

身后的藏族老伯伯在为孙子遮荫,擦拭他的汗水。

    我们聊了几句。老伯没说自己是在祈愿还是还愿,只在阳光底下喘着气,额头汗水细细密密地流下。我没再追问,只是看着他短暂歇息后再次起身,继续抱着孙子绕行。我希望他能长命百岁,陪伴小孙子慢慢长大,也希望那孩子能记得,曾有这样一个爷爷,用尽力气带他走过虔诚的路。

    外子站在一旁看着他们,神情温柔。他一定也想起了远在家的小希希,想起那个每天被我们牵挂的身影。

    红墙之外,不只是阳光与花草。还有祖孙的身影,还有一段藏在心里的祈愿,如转经轮般缓慢却坚定地转着,转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