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河西走廊:往嘉峪关的路上,我成了一粒沙
![]() |
从一个地方不断地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还来不及仔细观看已要离开。 |
从敦煌启程,驶向嘉峪关,车窗外是河西走廊千百年来不曾改换的景色,旷远而沉默。站在戈壁上,那种渺小的感觉,无法言说。
我们沿着河西走廊前进,车子在高速上穿梭,左右是苍茫的戈壁、荒丘、残雪未尽的远山。这是一段无法用音乐打发的路,越沉默,越接近它的真实。
途中路过网红打卡点“大地之子”雕塑——那尊躺卧在戈壁上的巨婴,闭目仰望天空,仿佛与天地合而为一,许多人在这里拍照留影。但最让我动容的,是稍后那片开阔得近乎虚无的戈壁。此刻非常想念小希希,他的睡姿就像这躺在戈壁滩上雕像。
司机停下车让我们下去拍照,风如刀割,我站在满是细沙与砾石的地面上,四周没有高楼,没有绿意,只有天和地。我忽然明白,这就是“荒凉”的重量。那一刻我像一粒沙,一阵风就可以把我吹走。
不远处有“海市蜃楼”的雕塑,阳光下热气蒸腾,远处仿佛有城楼、村庄在摇曳,是传说中旅人常在沙漠中看到的幻象。
买了一盒蜜瓜,这里的蜜瓜种类繁多,口感、甜度和脆度都不同。大热天吃瓜,巴士上几乎人手一盒瓜。
午餐在一间清真餐馆解决,牛肉、羊肉、又是牛、又是羊,味道正宗却让我反胃。香料与肉味交织在炙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让我难以招架的气味。我借口“上厕所”离开座位,呼吸一口外面的干燥空气。
餐馆外的小摊反而更让我欢喜。干果、坚果、枣子、杏仁、葡萄干……整齐地摆在竹盘里。摊主爽朗地让我们试吃,我试了一些葡萄干,清甜爽口,驱散了午餐的油腻感。
![]() |
小摊卖的热食,不吃看看也好。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