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上找回自己
一直以来,我都怀念当年半夜爬林明山的经历。年轻时为了玩,几天几夜不睡都没问题。像往常去海边晨运的时间,生理闹钟自然把我叫醒。我们悄悄拉开旅舍的门,经过小贩中心时,人家已开始营业。
清晨六点正,我们开始爬上山的梯级。四周一片漆黑,人们手里不是手电筒就是头灯,我们却空手而行,连一瓶水也没带。双手清空才方便攀爬,这是我事前想到的。前一日我已先来探路,特地在黑暗中走了一趟,只为了今天能更自在地上山。外子起初还担心没灯光怎么行?走了一段路后,他才明白我的用意。黑暗逼着你专注脚下,前方后方总有人亮着灯,不缺照明,反而让我们更快更稳。黑暗中仍得小心翼翼,别踩空。沿途超过不少年轻女孩,她们气喘吁吁,走一小段就停下休息,而我们只需稍作缓和,便能继续向前。
三十六分钟后,我们抵达山顶的亭子。旅舍老板娘曾叮嘱,到山顶后要往右拐,可以找到地标打卡。但我在网上看过,左拐则能抵达一片空旷地,视野更辽阔。当我犹豫时,黑暗里一位马来少年轻声对我说:“走左边的小路就是了。”
果然,不到五分钟,我们来到开阔处。已有一群人安静地坐着等日出。天际尚未全明,远方的山谷却已翻腾起一片云海。那云,不是静止的,而是缓缓涌动,如潮水般起落。层层叠叠的白雾像绵软的棉絮,在山峰之间流淌,把山谷填得满满。偶尔风拂过,云雾便裂开一道缝隙,露出一抹深邃的山影,又很快被另一股白浪吞没。

晨曦尚未完全破晓,云海先被微光染上了一层浅浅的蓝与银,边缘透着一点点金色,好像大地托起的一片梦境。站在山顶最高点,看见写着“271m”的小小牌子,我的眼眶不由得湿润。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沉静在脚下,只有翻涌的云海在诉说无声的诗意。
我找回了旧日的自己。几十年过去,我的体力与耐力比当年更强,一口气爬上来依然不觉困难。我告诉自己:“我还是最棒的!我依旧拥有年轻时的热诚与热力。”外子听我说过无数次林明的云海,这一回,他终于陪我并肩站在山顶,看见同一片景色。年老的我们,多了一个共同的美好话题。
这天浓云密布,日出无望。但眼前的景象已足够让人满足,身体似乎也轻快起来。以往在林明山上,我只拍过寥寥数张,这一次我贪心地把每个角落都摄入镜头,只为了回去能对着小希希絮絮叨叨,讲述爷爷奶奶的林明山故事。
天渐渐亮,太阳依旧藏在厚厚的云层之后。正因如此,山顶宁静无扰,我们得以慢慢散步,看看清晨的林明。走过一段长满蕨类植物的平坦泥路,抵达了Bukit Panorama 的地标处。这里空间狭小,丛林环绕,视野受限,却别有一番亲密的氛围。
山崖旁的小路绿意葱茏。我笑着对外子说:“它虽没有中国的大山大景,但这是我们的山,我们想来就能来,可以慢慢摸索,细细欣赏,正合我慢游的性格。”
下山的过程轻松无比,没有时间的催逼,想停就停,想走就走。我尤其喜欢下山的感觉,那是一种“王者归来”的成就感。途中遇见一个个气喘如牛的登山客,我轻声鼓励:“加油!就快到了。”大多是脸青唇白的年轻女孩,平日缺少运动。而健壮的少年们却三步并作两步,甚至有人来回跑上跑下,把这里当作训练场。
而我,只是稳稳地走,心里带着一份沉静的喜悦。
山不高,却足以让我重新与自己相遇。云海翻涌处,我看见的不只是眼前的景色,更是岁月里依然澎湃的热情与力量。下山时,心底轻声对自己说:
原来,年轻并没有离开我,它只是安静地藏在心里,等我再次出发时,悄悄回到身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