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星期一

山路深处的圆梦——Bukit Teresek行记

 山路深处的圆梦——Bukit Teresek行记

 






    用过早餐,我们选择步行到渡头。别人要求酒店接送,而我们宁愿慢慢走下斜坡,穿过小镇,再走过另一个斜坡,十多分钟后才抵达码头。上网看别人对旅舍的评论,大多抱怨离码头太远,不方便。可我不喜欢镇上的住宿——空间狭小、吵杂、热闹,虽方便,却没有半点度假的感觉。

 

    今天的目标是爬上Bukit Teresek,海拔逾千尺。我带了足够的水和巧克力。年轻时四十五分钟就能攻顶,那时气喘吁吁,还被晒得头晕。几十年过去,我不敢再掉以轻心。

 

    一开始走就觉得陌生。记忆里的山路光秃蜿蜒,如今却要穿越雨林。遇见两个越南女士,言语不通,年纪不轻,却大胆结伴而行,没请向导。我们走到瞭望台,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取盐点。若幸运,能看到它们前来喝水。夜晚向导会带游客在此守候,我曾来过几次,却总是空手而归。这些都是国家公园里的小小插曲,机缘巧合才能遇见野生的惊喜。


    途中遇到森林管理员查证件,闲聊得知有一条路可直通码头。指示牌说1.7公里就能到山顶,可我们已走过那距离,还在山脚下。路旁有棵高大的Pokok Tualang,经过的马来姑娘热情帮我们拍照,还笑说我们很sweet。我回她一句:将来你也会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

 

    继续往前,指示牌忽然写着2公里。栈道上开始塞车,人头攒动。有人喘着气鼓励我们:快到了!也有人直言:还有很远呢,别被骗了。三岔路口更是人潮拥挤,一条通往吊桥,一条继续向上爬。很多人累得坐在栈道上,走不动了。

 

    汗流浃背,我的水在半山腰就喝了一半,越发确定这条新建的栈道比我年轻时走的旧路曲折得多,为的是让游客体验原始雨林的魅力。

 

    终于,栈道尽头出现一小片空地,能远眺Kuala Tahan。从这里起,还要走七百五十米才到山顶。路上有个马来父亲牵着体弱的女儿下山,嘴里说着:“Biar menyesal sampai, jangan menyesal tak sampai”——宁愿后悔上来了,也别后悔没来。

 



    我们出发得晚,上到山顶人群已散。整个山顶只剩我们俩,风景独享,静谧得像专为我们而留。农历七月半,两个不认老的人,一个在圆梦,一个在缅怀。

    下山时,遇见一位在空地等待父母的德国游客。刚才的喧嚣瞬间消散,山里只剩我们几个人,曲终人散的冷寂感油然而生。

有毒的树,箭上沾其毒液,用吹管射猎小动物。

    往吊桥的栈道走去,指示牌写着100米,我们走了好久才见到比想象中小的吊桥,却因维修已关闭一年多。我们怀疑,这里的距离都是直线计算,不算弯弯曲曲的栈道。

    回程我选了度假村的捷径,果然很快就走出森林。搭船到对岸水上餐厅时,我一点食欲也没有,只想大口喝水。点了西瓜汁和黄梨汁,两杯一起喝,口渴得顾不得形象,惹得旁人直笑。邻桌的年长男士与新婚妻子来此度蜜月,我们笑着祝他们新婚快乐。

    走回旅舍的路似乎变长了,尤其是那两个斜坡,腿脚酸软得像灌了铅。简单煮了客家面,吃饱便沉沉睡去。每次旅行都像用尽全身力气的修行,体力消耗得比吃进肚子的还多,倒不用担心长胖。

    一觉醒来,天色已晚。小锅里煮着简单的饭菜,既能填饱肚子,又有旅途的温度。外子说,在国家公园吃的每一顿都特别开胃。

    夜里我们沿着河边散步,河对岸灯火点点,偶尔有船只驶过。全国连假,这里却没什么人潮。坐在熟悉的餐厅,点了饮料和甜品,静静看着夜色中的河流。

    走回旅舍的路,夜色已深,河风轻轻拂过脸颊,白天的热闹和喧嚣都退去,只剩下虫鸣、灯火和偶尔划过水面的船声。那两个斜坡依旧在,可这一回走着走着,竟不觉疲累。

    或许是因为,旅途真正的重量,不在于走了多少路,爬了多少山,而在于一路上的遇见与回望。白天的汗水、笑声、陌生人善意的鼓励,夜晚河上的微光,都像散落的星子,慢慢在心里亮起来。

    这一夜,我们带着山风和河灯,轻轻把旅途合上。明天,还会有新的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