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7日星期日

Lubuk Simpon:静水深流的下午

 Lubuk Simpon:静水深流的下午

 

    午餐后,我们收拾好行囊,走过两个斜坡才抵达渡头。小小的渡口连接着一片1.3亿年的古老雨林——马来西亚彭亨州国家公园。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热带雨林之一,拥有上千种植物、无数鸟类、哺乳动物与昆虫,生物多样性让人叹为观止。

    往返的船只随时可以乘坐,每人只需RM2,几分钟就能到达对岸。国家公园内唯一的住宿是Mutiara度假村,一晚七百令吉起。像我们这样的穷游客,通常住在河对岸的旅馆,每晚不到两百令吉,简单干净。

    进入国家公园需要申请准证,每人RM1,通行一个月。手机或相机若要拍摄,需另缴RM5。这些都是公园维持运营的微薄收入。别以为森林无人管理,森林管理员会随时检查证件。

    从渡头出发,最接近公园中心的是Lubuk Simpon——一条水质清澈的河流。走路约半小时可抵达。外子第一次踏入国家公园,我们不赶路,慢慢走。头顶是高耸入云的巨木,脚下是蜿蜒的小径,我们一边走一边留意林间的小生物。别担心,这里可不是动物园,想见到凶猛的野生动物几率不高,我来过几次,只遇过蛇、山猪、鸟与猴子。

    这一次,我不再是独自圆梦的人,而是帮别人圆梦的伴侣。看到外子眼里闪烁着的兴奋,自己也满心欢喜。森林静得只能听见风声和鸟鸣,宽广得容得下我们的脚步与笑声。

    走到Lubuk Simpon时,几个外国游客正泡在清凉的河水里。岸边,一对情侣铺开花布,静静地阅读。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斜斜洒在河岸上,泛着金色的微光,像一幅会呼吸的风景画。空气湿润,连心都慢慢沉静下来。


    我们原打算在此喝杯咖啡吃些小食,却因午餐吃得太饱,加上不确定这里是否还适合野餐,只带着好奇,空手而来。沙洲上,有人留下几块叠起的石头,寂静里多了几分禅意。偶尔有船只载着游客经过,轻轻划破水面的倒影。

    我问外子要不要乘船沿河看看风景?但两个人要付四个人的价钱,划不来。他笑着摇头。其实他的老家就在河岸附近,我们回婆家也曾坐过船,河岸风光对他而言并不陌生。

    森林里的黄昏比城市来得更早,光影迅速暗下去。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穿过木栈道走回入口。曾经泥泞的小径如今被木板取代,走得更轻松了。

    Mutiara的餐厅里,我们点了饮料。价钱与食物几乎一样高,游客大多是慕名而来的外国人。坐下才发现,我的脚被蚂蝗亲吻过,鲜血直流外子则安然无恙。敏感如我竟然没发现被两只蚂蝗吸血,这是森林送给我的纪念。

    看着山脚下船只来来往往,仿佛又回到多年前的梦里。那时只有简陋的营地,人声鼎沸。如今有了度假村和餐厅,却显得格外冷清。

    回到对岸,每一间水上餐馆都是渡头。外子想就地解决晚餐,我却摇头。让我用有限的食材,在小小的旅馆里玩两天家家酒,缅怀曾经的青春,也安慰内心那份渴望与柔软。

    上岸后,我感觉大家的目光都越过我,投向身后。有人干脆停下车,推开车门,举起手机一阵狂拍。好奇心驱使我转过身去——只见整片天空被橙红色的彩霞浸染,像一幅巨大的油画在晚风里慢慢铺展。火焰般的云层层叠叠,边缘被夕阳镀上金边,仿佛天空在燃烧。

    看着这一幕,我忍不住停下脚步。河流轻声流淌,黄昏与彩霞将所有躁动都安抚下来,像一首只属于大地与天空的晚歌。

 

    森林、河流与时光都在黄昏的微光里缓缓流动。我们从这里带走的,不只是照片和脚上的血痕,还有那份在静水与微风之间重拾的宁静——仿佛青春未曾走远,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伴在身边。

 

不是一杯面那么简单,有鱼肉腐竹、包菜和鸡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