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点点滴滴
从槟城回来的隔天一大清早就得投入年尾的特定工作,单坐在那里开会都会让人颈脊发麻, 脑袋像浸水的海绵,沉重不堪。这时候的我是自顾不暇,放工回家,即刻大门深锁。很怀念女儿在家的时刻,工作得忘我时,她会贴心地煮一碗干捞面让我果腹。清楚我生活习惯的朋友这时候都不会上门打扰,老同学更是通过弟弟给我带来一些餐点,她怕我忘记吃饭。很幸运有一群围在身边一起变老的同学,出外旅行不忘给我带来一些手信,大小事互相慰问。多年来的友情细水长流,更显珍贵。没有利益冲突,不相互比较,这样的关系让人很舒服。
工作分阶段,告一段落,就可以喘息几天。心情不错的我煮了两次火锅,当然一切都是买现成的,没有精神投入厨房。外甥从中国带回来的麻辣火锅料,据说人家是一箱一箱买。大家尝试了一顿全然不同的味道,妈妈说她还是喜欢我放大量香茅和疯柑叶的汤底,孩子们也认同。吃什么不重要,只要全家在一起,可惜少了女儿。
近几年冬至我都得参加会议,冬至不是公共假期,虽然意兴阑珊但想到孩子们爱吃汤圆,还是买了两包糯米粉。老幺早一个晚上帮我把香兰汁搅好,也准备一小碗蓝花汁。冰箱里有紫薯茸、红曲米, 做五色汤圆应该没问题。凌晨五点爬起来揉面团,外子和老幺搓汤圆,七点钟五色汤圆煮好了。老幺还自己做肉丝汤圆和花生酱汤圆,由得他去。匆匆梳洗出门工作。放工回家,一锅汤圆见底了,我一颗也没放入口。所有照片都是老幺用手机拍摄的,我连眼睛都张不开。有时间有闲情的人才真的能不间断地打理好部落格, 看看身边熟悉的网友,一个个关闭部落格了,有点可惜却能理解。
一年一度和那些朋友一起开会,不知不觉也走过了不少岁月。我常带着一壶咖啡,眼睛睁不开时一杯杯黑咖啡往肚子灌。感激我那些马来朋友,每一天不忘记给我带好吃的糕点,让我在吃早餐前有东西下肚。最享受吃早餐的时刻,我们常常把食物带到室外,对着绿油油的树木慢慢享受。几年来已经成了习惯,其他人在室内吃,只有我们三个喜欢对着大自然吃早餐。呼吸着新鲜空气,享受清晨的朝阳照射,啜一口口热咖啡。其中一个马来朋友是烹饪高手,每一次都会跟我分享煮食的心得,女儿和儿子爱吃的共产党汤就是她教我的。我们每个人回家都会继续投入工作,连自家丈夫孩子都顾不了,更甭说要为朋友下厨。她几乎每一年都会为我们做一两样吃的,今年做了Rojak, 还有水果
+ colek, 到了最后一天还为我们烹制咸鱼糯米饭,椰丝是用自家椰子刨的。不太甜的糯米饭,香脆的咸鱼和另一种蒸煎鱼配上嫩椰丝,简简单单却很好吃。吃了再添,很不客气地要求她每一年都准备这道小食, 她笑盈盈称好。
有个年轻男孩Y ,十多年前和我一起参加过两次集训,整十多年来不忘给我捎来祝福语。年轻男孩现在已是中年男士,正在修博士课程。我常说若华裔年轻男子都像他一样,华社有福矣!他出身贫苦家庭,无水电供应,连车子也开不到山上的屋子,可是这样的环境却孕育出一个优秀有为的青年。从互寄圣诞祝福语延伸到聊时下的种族紧张局面,我发现他依然像当年一样,有自己的想法,不人云亦云也不偏激。印象中的他是干净整齐,头发剪得恰好,长袖衬衫和长裤,一脸正气,热心助人。谈吐有礼, 说话有见地,处事有他一套,不卑不亢 。对着网络上那些莫名其妙常常散布到我电话里的偏激言论和思想,我越看越厌恶。其中一些是来自他族,吾族也不少。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下,很担心我们的华裔青年也会被愤怒冲昏了头,不知所云。茨厂街发生骚乱事件,扯上了某国大使,竟然有人公然写还是某国好,维护马来西亚的华人。当时觉得脑袋被轰,这些人不是马来西亚人吗?为什么要靠外人来保护我们?那是什么心态? 当时闹得沸沸扬扬,我不想多加一把口。事情过了一段落,这根刺还鲠在喉里,不吐不快。为什么要矮人一截寻求他国的保护?你以为那些大国会为了我们这些小市民的纠纷而大动干戈吗?国内有许多令人钦佩的非政治人物,为了理念不惜对抗强权,也有不必本钱的政客,他族有靠当民族英雄出位的,我族有靠污言秽语站台的,更多的是在咖啡店里和论坛上谩骂一通的人,未搞清状况就乱传乱骂,深怕落人后不入流。Y
像一股清流,他让我感觉欣慰,中庸的他 没有被时事冲昏了脑,以事论事,没有一概而论。
圣诞节假期,终于可以轻松地放假。老同学说很久没一起吃饭,大家商量好,各自带些食物。一行人聚在一起吃没有精美餐具、没有丰富菜肴却轻松自在的晚餐。主角是泰式蒸鱼,那味道实在太好了。时常嘲笑我家不够盘用,搞到要用香蕉叶吃饭的人,现在每一次聚餐都指定要我家香米饭和香蕉叶。深山蜜糖百香果是餐后饮品,简直是极品。餐后聊家常,酸来酸去是情趣,活到这把年纪,能不断相聚是福气。我们常自嘲有一天孩子都离家在外,每个人带一样菜,天天到一个地方一起做伴用餐,就象在求学时代,你吃我的,我吃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