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星期五

旅程尽处,是更深的归心

旅程尽处,是更深的归心

    七点要出发去机场,天还未亮,我摸黑出门去找早餐。顺着路乱走了一圈,好不容易才找到指示牌,摸到餐厅门口。我们并非最早到的几位,已有团员在安静地吃着粥与小菜。没有什么肉,只有水煮蛋,搭配白粥我们也只是随便吃些垫垫肚子,就赶回房间提行李退房。

    巴士早已等候在接待处外。我一心想着归程,匆匆登车,竟忘了回头好好看看这个意外入住的度假村。也许人生的很多告别都是如此——还来不及细细道别,就已开始走远。

 

清晨下过一阵雨,天色仍带着微凉。车窗外,马路分界堤上种满了各色玫瑰花,红的、粉的、橙的,在潮湿空气中恣意盛开。我望着窗外发呆,想着这片陌生城市的湿润气候,也想着自己原本计划来这里旅游,却不期然地以此方式过境。人生啊,总是计划之外,更有滋味。

 

    抵达机场时,我们时间充裕。办妥手续后,我和外子找了个角落下,闭目养神。那一刻,身心都终于放松下来。这安静的角落人不多,疲惫的旅人们各自沉默。

    进入机舱,大家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回家了。飞机餐分鱼肉面和鸡肉饭,我吃鱼,他吃鸡,味道竟也还不错,也许是因为——心终于安定了。

    飞机缓缓降落在马来西亚的土地上,走进熟悉的机场,最先让我感动的竟是厕所——干净、明亮,每一间都有水喉,方便冲洗,贴心又实在。扫码出关时遇上点小状况,工作人员前来协助,还笑着打趣我:是不是不想回国了?我也笑着摇头。再美的地方,也不如家乡的味道来得安心踏实。

    转往KLIA2新建后这是我与外子第一次踏足此地。幸好有团员作伴,更有我那位小学同学和太太的照顾。一路上,他们帮我们贴好行李标签、确认登机口、解决种种琐事。这些友情,在旅途的疲惫末尾,显得格外温暖。

 

    回乡的航班在黄昏,我们先去华阳用餐。外子点了最爱的椰浆饭,我则想念马来西亚的鸡饭。饮料是鸳鸯和奶茶,顺口极了。鸡饭尚可,但我心里比较喜欢KLIA那一档的鸡饭。

 

    登机时天边没有夕阳,只有一抹淡淡的余晖。飞机落地那一刻,我终于再次踏上熟悉的土地。机场出口处,女儿、媳妇和小希希在等我们。外子一眼就抱起小希希,满脸宠溺,他是最幸福的爷爷,而我,是最满足的旅人。

 

    原本十一天的行程,意外变成了十三天。两张回乡机票作废,却换来一次不寻常的被滞留。旅途中虽有疲惫与不适,却也多了两日慢下来的节奏,一次计划外的温柔邂逅。我们没有受伤,也未损失什么,反而收获更多真实的感受:友情、互助、信任,还有意外中的从容。

    这一趟旅程,始于地图上遥远的西北,终于心里最熟悉的家门口。我们从敦煌出发到甘南草原,一路向东南穿行,走过雪山、古城、藏寨与花湖,听过钟声、风声与咳嗽声,也在突如其来的变故中体验一段意想不到的故事。

 

    原定的日子是十一天,却意外多出两天,我们却从未真正感到遗憾。也许旅行的意义,本就不在准时抵达,而在那份允许自己慢一点、看多一点、停一会儿再继续走的从容。


    我们吃过不合口的食物,忍过高原带来的不适,收过陌生人的善意,也从同伴那儿收获久违的友情照顾。最平凡的事物——一瓶竹盐水、几颗退烧药、一声问候、一碗热面条、一杯咖啡、一句安抚的话、一张贴好标签的行李——都在旅途中变得特别温柔。

    而今,坐在回家的航班上,那颗一路漂泊的心终于放松下来。原来真正的圆满,并不是每一站都如愿以偿、每一步都精准到点,而是在抵达终点前那一刻,你明白了自己为何而出发,又为何而归来。

手信是让收到的人知道你心里有他,即使在千里外。

旅行社送的纪念品

    这趟旅程结束了,但那些风景、故事和情感,会一一沉淀进我们的生活里。下一次再踏上路时,我们或许依旧紧张、期待、不舍、疲惫,却更懂得珍惜身边每一个正在发生的瞬间。 

昆明的玫瑰花饼,我比较喜欢芝士的。


                我没给自己买什么,只写了一份圆梦游记留给以后的自己。


后记:旅途中甩了三公斤的肉, 回来后厌食症又重卷而来, 再丢两公斤肉。 我晨运两年都没有这成绩。现在有胃口,扳回两公斤。我家先生前后丢了七公斤。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