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星期四

两岁的生日,满满的爱

 两岁的生日,满满的爱


小希希两岁了!我们也光荣升级为爷爷奶奶整整两年。

虽然他爸爸今年无法陪伴过生日,但一个月前就已经开始为儿子精心挑选礼物,提前邮寄回来。最难得的是第一次当姑姑的女儿,几乎每天都在上网搜寻适合侄儿的衣服和绘本,家里天天有包裹送到——一个小小的人儿,竟牵动了全家人的心。家里有个孩子,真的不一样。

小希希晚上最喜欢和姑姑的熊熊一起睡。有一晚,姑侄俩半夜居然为了谁抱熊熊争执了起来。女儿迷迷糊糊地告状:妈咪,你看他抢我的熊熊。那语气,就像她自己也才三岁,还在和弟弟争玩具。我还没反应过来,她又补一句:这是我的,要就自己去买!看着这一老一小的“baby”,我又好气又好笑。小的抢不过,就干脆整个人趴在熊熊的肚子上赖着不动。

隔天我重述这段趣事,女儿听了也笑出声,随即跑去买了一只比希希还大的水豚玩偶当生日礼物送他。

姑嫂俩商量着订了一款以水豚造型为主题的生日蛋糕,我们决定在家里为他办一个简单的小小派对。那天早晨,我晨运回来后去买些食材准备甜点,女儿负责做咸点。下午,媳妇提着两公斤活跳跳的螃蟹,说要亲自下厨炒一道麻辣螃蟹。三个女人挤在厨房里,为了一个小小的寿星,忙得不亦乐乎。

    生日会没有邀请外人,就我们一家几口。奶奶、妈妈、姑姑合力变出一桌好菜,没有任何拘束,我们围在一起大快朵颐,连饭都省了,只顾着吃香辣入味的螃蟹。

    小希希显然很开心,也吃得特别多。我和女儿几乎在同一时间感慨地说:好像在吃团圆饭。是啊,有仪式感的生活,才有温度。

    这一晚,没有灯光绚烂,没有宾客云集,但却满屋子都是爱。我们把对他的疼爱,变成一份份亲手准备的食物、一只软绵绵的大水豚、一场温柔的庆祝。岁月慢慢走,爱,悄悄长大。

2025年7月30日星期三

花环与晨光:两年后的我们

 花环与晨光:两年后的我们

    两年前的今天,我和外子在岛上荣升一级,成了祖父母。两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一起,在海边晨运、观日出。没有排场、没有仪式,只有一份熟悉的陪伴,和彼此心领神会的微笑。平淡的日子最美,平实淡然却让人心安。

    七月,是观日的好季节。我们几乎每一次都能迎来灿烂日出,这次虽然只是温柔安静的一抹光,像是天边悄悄洒下的水彩,却依旧让人动容。不是每一天都要绚烂,有时候,安慰奖也是一种刚刚好的温柔。

为了争一杯茶,两人在沙滩大打出手。

    两个人在沙滩上拳打脚踢,竟是为了拍剪影效果,结果像两个玩疯的小孩。谁说年纪大了就不能玩?不能闹?我们依旧爱笑,依旧会为一张有趣的照片在沙洲上翻腾翻滚。随心所欲地玩,是我的本色,生活嘛,什么都可以来一轮。

    那次在旅途中,领队买了一个花环。队友们在扎尕那仙女滩摆拍扮仙女,照片确实美得像画。我当时一心赶路,只想快点走到目的地,错过了

    而今,看到沙洲上开着的小紫花,我索性俯身采了一些,亲手给自己编了一个花环。戴上头顶,也圈住一整片海的清晨。外子笑说,人家用钱买花环,我是就地取材。他更喜欢我手作的花环,因为那里面藏着我的心思,还有不老的少女心。 

    哪怕有一天皱纹满面,我仍要这样,自己做花环,自己戴在头上,把生活过成喜欢的样子。

    因为岁月不曾偷走我的童心,反而让我更懂得珍惜眼前。

2025年7月28日星期一

一起看海的时光

 一起看海的时光

    小孩不喜欢一直呆在家里,他们也渴望户外的自由。我家小希希每一次在我们晨运回来时,都是第一个站在门口迎接的人。他看我提着装饮料的小篮子,就知道我和他爷爷刚从海边回来。还没踏入家门,他就乖巧地叫公公嫲嫲,脸上带着一点委屈,似乎在问:为什么不带他一起去?

    他喜欢坐在我腿上,看着我在电脑前编辑照片。每次看到海滩的画面,他总会指着荧幕说:“BeachPicnic我问他想不想去,他不答。我说:你想去就亲亲嫲嫲。他果然马上昂起头来亲吻我的面颊。这一刻的奶奶立刻融化,马上跟爷爷说我们要去海边野餐。爷爷的反应也不慢,说走就走。

    小希希知道我们要带他出门,开心得连奶也顾不上喝。他用有限的词汇告诉爷爷要把奶带上车喝,亏得爷爷还真听懂了。

    家里没什么食物,我也还未准备午餐,就是这么临时起意要出门。外子说他看到一个新的褐色路牌,写着一个陌生的海滩名字,我们都没去过。方圆百多公里的海滩我几乎都踏足过了,除了那些偏僻无路可达的地方。一路上拍视频放进家庭群组,远在国外的老幺和小弟是小希希的头号粉丝,立刻发问我们又去哪儿?我当然要卖个关子——其实我们自己也还没找到那个海滩呢!

    终于,找到了那个新名字的路牌。拐进去是个安静的渔村,村旁一排高大的松树,后面就是那片海滩。这里幽静清凉,没有其他游客,正适合我们这种不爱人挤人的一家人。

    我们摆好椅子、饮料和炸鱼条,祖孙三人就这样在海风中开始了我们的野餐。难得的是,小希希那天特别安静乖巧,就坐着和我们一起看海,没有吵着要下水玩耍。虽然当天的气温超过三十度,但松树下凉风习习,丝毫不觉得炎热。

    我们和老幺视频通话,让他看看儿子安静地坐在海边发呆。我说,这样的时光,本应由父母陪伴,而不是由爷爷奶奶代劳。今年四月他回来,我们带孩子一起去小岛度假,把孩子还给他,我们自己也能真正放松。还是那句老话,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长过程,否则你会错过许多微小却珍贵的细节。年轻时我们朝九晚五,孩子多半托付给外公外婆,有些他们记忆中的片段,我们竟毫无印象——那不是我们的回忆,是他们与祖辈共享的时光。

    这片海滩的海水特别美,无论什么时候来,都会让我心境宁静。我和外子喜欢探访不同的沙滩,我们下一个短途旅行计划,就是继续收录南马的东海岸线,慢慢绘出一张属于我们的海滩地图,每个地点配上一张照片,那将是另一种满足感。

    日常的野餐总受时间限制,我们得赶在女儿下班前去接她。但能在工作日抽出一段空档,带着孙儿去看海、吹风,对我们而言,已是无上的满足。对小希希而言,这或许也会成为他成长记忆中最温暖的一页。

    愿他将来回忆起童年,不是那些华丽的玩具或昂贵的旅程,而是这些简单又真实的时刻——有海风,有树荫,有炸鱼条,还有满满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