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七、尾七
不知不觉妈妈已经离去四十九天,我们还在适应期间。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去适应,嘻嘻哈哈的表面下是什么心情?小弟每一次去祭拜母亲都会嬉皮笑脸地大喊一声:“阿母!”,就像他平日回家打一声招呼般。他叫阿母我叫妈,我通常都是沉默不言。小弟长期照顾母亲,一切以母亲为中心,每天担惊受怕。他比我强,我会怕得发抖。每一次要去见妈妈必须鼓起很大的勇气,怕看到不想看的画面。有一次两人一起到家,我让他先行一步,听到他喊妈再竖长耳朵听到妈的回应我才敢前进。碰上任何状况我都很镇定除了面对自己的母亲;莫名的心惊胆跳,恐怖的午夜惊醒是我多年来必须克服的。
往生(2.6.2023.癸卯年四月十五日)
女儿是第一个发现妈妈离世的人,后期妈妈已经无法吞食固体食物。我们想尽办法让她进食,我喂她吃奶酪,小弟煮半生熟蛋喂她。最后一天她吃掉半尾蒸鱼,我们还以为情况好转,谁知那是回光返照。隔天女儿每小时用针筒喂她喝葡萄糖水,最后一次怎么叫也叫不醒。当时无人在家,只有她一个人,相信这将是她一生的阴影。
妈妈走后我不断步行来麻醉自己,把自己每天搞得很累。关闭部落格留言因为我没有心情去大家家串门子,正如守丧期间不出席红白两事,不探访他人一样。女儿收拾外婆的遗物,我连看也没勇气看。感激上天给我一个贴心的女儿,她帮我处理许多我该做的琐事。也幸亏有这三个孩子,从申请死亡证书、去医院取报告、接洽殡仪馆、治丧都由老幺一手包办。此时的我庆幸当初没抱独身主义,至少在我逐渐衰老时孩子成了我的后盾。老二是那个一直搀扶我的人,有他魁梧的身材挡着我不会跌倒。他挡在我面前不让我看不该看的画面,我的孩子们都懂得保护妈妈。他们不让我守灵堂,说三人要和阿嫲独处,就像小时候我时常出差把他们丢给妈妈。
出殡(4.6.2023)
妈妈走了我没有像父亲去世时那么难过,毕竟妈妈在世间吃太多苦,应该换一个健全的身躯,旧的就丢掉吧!妈妈走的第二天我一粒米饭也没下肚,接待吊丧的亲友已分身乏术,哪有胃口吃饭?看到孩子们担心的眼神,我跟自己说一定要好好活着,别给他们添乱。母亲出殡的清晨我连吞两包椰浆饭和一块炸鸡,死者已矣,生者如斯,就让我们把日子过好。
焚化后的隔天前去拾骨,想到要把怕黑的母亲留在这地方,很揪心。再抬头看竖直整排都是我的长辈们,祖母、大伯、大伯母、父亲、四叔、大姑、三姑、三姑丈、五姑、表哥、兰姨、邻居伯伯,妈妈熟悉的人都在这里,妈妈应该不怕了。
小弟与我比较喜欢以佛教方式祭拜母亲,我们决定在七七四十九日内供僧、布施为妈妈做功德。小弟说妈妈生前都不爱听经,往生后请人念经她那听得入耳?我和小弟同一个鼻孔出气,改革由我们这一代开始,不合时宜的就别跟。
头七(8.6.2023)
头七之前我和女儿一直在张罗祭品,只要妈妈喜欢吃的我们都尽量找来。我给她炒一个黄梨猪大肠、臭豆辣猪肉。女儿说嫲嫲最喜欢吃她煎的蛋,还有碎肉蛋饼。妈妈喜欢芒果、小柑、蛇皮果、葡萄,能想到的我都买。她不爱瘦肉只爱肥猪肉,我们订了烧鸭、烧肉和叉烧。她喜欢喝的黄梨汁、咖啡全都带上。妈妈无冰不欢,就像当年我搬到工作地点一人独居,她知道我没雪柜不能活,给我买了到现在还可用的雪柜。我带了个冰箱把所有水果和饮料冰镇,还给她带上一些冰块。她爱吃腰豆,我一次会买好几包给她,一直到她咬不动后才停止。老幺和媳妇也带上各种饺子,还有蘸酱芒果。老幺买了一个贵森森的进口蜜瓜,之前他买过给嫲嫲吃,我们都没机会吃。祭拜过后把祭品放在外面的长凳上就地吃,陪着妈妈一起吃。在这之前你叫我在这种地方吃东西我绝对吞不下,就连出殡的包子也入不了口。母亲头七我们竟然可以一起坐下来慢慢吃,就像她在身旁一样,有点匪夷所思。老二说他在首都找到阿嫲喜欢喝的特定牌子黄梨汁,买了一箱,可以慢慢拜阿嫲。
老二在他乡同样用肥烧肉祭拜阿嫲,阿嫲把三个孙都养成跟她一样爱烧肉。 |
供僧(13.6.2023)
第一次供僧,小弟说有两个师傅,得准备两份食物。我和女儿煮斋菜,酸辣豆包、姜丝豆腐和清炒椰菜花。带了水果和水要供养师傅,去到现场才知道不应只给师傅准备,还该为他人准备,佛友诵经后会一起用餐。我是真的一心一意想要供养师傅,忽略了这一点。礼拜佛陀、供养师傅,感觉心里踏实些。师傅回向给妈妈,妈妈你可要牵着爸爸的手前来领功德。
妈妈三七(22.6.2023)适逢端午节,殡仪馆负责人交代我们无须举行祭拜仪式。
供僧(19.6.2023)
第二次供僧,师傅没指定吃斋(之后才知道师傅是吃斋的)。准备了一盆炒米粉、金瓜糕、金瓜茶果和芒果。学乖了从带去的食物取一些供养师傅,剩余的布施给佛友们。师傅说为往生的亲人做功德称之为Pattidana,希望爸妈能领到这份功德。
五七 (6.7.2023)
母亲的五七,我和女儿尽量准备她喜欢吃的食物。原想去找妈妈喜欢的苹果芒却找到另一种香花芒(kuini), 那是母亲生前爱吃的芒果而我一嗅就感觉晕眩。这芒果无论你怎么藏都掩不住它的气味,喜欢的人说香,不喜欢的人无法接受。走到巴刹路口再给母亲买支椰花酒,她去世前几天我给她买一支,喝了很多。给她煮一道鱼香茄子、炸椒盐鸡尾、冬粉沙律、蛋饺子。知道她喜欢吃青叶饭也特地去买,总之可以想到的都买。另外做了个潮州芋泥,加了猪油。她从中国旅行回来后就迷上这一道,第一次做给她吃时她珍惜得很,后来自己会做了时常做,女儿对这甜品印象特别深。妈妈还喜欢我煮的白果腐竹薏米糖水,给她准备一盒。叫女儿给她烤几条台湾香肠,那味道很接近我外婆做的香肠,再煎她喜欢的葱花蛋。我妈喜欢吃玉米,蒸几条给她。最劳师动众的是绿豆包,自从外婆走后她常买来吃,后来我动手做常拿给她吃,每一次都大赞好吃。再后来小弟不让她吃怕噎着,我也不敢冒险。咖啡、黄梨水、冰块都得带上,妈妈不喝不冷的饮料。再买烧鸭和烧肉,我妈最爱的肥油肥肉。老幺出差,五七比较冷清,只有我们三人和小弟两夫妇。侄儿侄女都在上课,妈妈一定嫌太过冷清。祭拜母亲后坐在那儿聊天,这一次没有坐在那儿吃的心情,把食物分给小弟后就匆匆回家。
供僧(15.7.2023)
这是妈妈七七四十九天内第三次供僧。这一次修禅中心举办三天两夜的修行会,信徒都在中心内闭门打坐,我们不肯定是否可以进入打扰。小弟临时通知我们却没准备,他买了食物独自前往。之后他说供养的人很少,食物有限。我心里过意不去,隔天和女儿起早准备食物。这一次的信徒多数受英文教育,师傅以英语讲经,所以我们准备三文治和蛋煎饼,外加一大盆的冬粉沙律和芒果。匆匆赶到中心,人家已经要开始供养了。由于信徒都在中心打坐,食物还真的不多。这一次人数太多,时间紧逼只能赶紧供养师傅。爸妈,家公家婆,祖先们快来领功德。
尾七 (20.7.2023)
这是最后一次的七,我和女儿心相连,时不时会冒出一句阿嫲喜欢吃什么,要准备什么!我们的心思都围绕着妈妈喜欢的食物,虽然她已经吃不到。她生前曾说过她很好命,想吃什么都有得吃。人家常讥讽生前不孝,死后摆一桌子菜肴祭拜死者。我跟女儿说谁敢这么说我第一个不放过,我们不是死后才拜。我之前跟妈妈说过她在世时我喂饱饱,想吃什么只要说得出又找得到我都会去买或动手做。自小听从妈妈教诲,只要祖母喜欢吃的我们都不争。祖母喜欢柿子,每次姑姑们从新加坡买柿子回乡妈妈总会交代我不可露出馋相,导致我到现在都不爱柿子。家里有好吃的先交给祖母再由祖母分给小辈,这是妈妈教的。长大后有了孩子我们再以同样的方式教导孩子,好吃的东西都会留给阿嫲吃。
妈妈喜欢吃猪蹄,我做个红烧猪手。妈妈喜欢黄姜鱼,她最爱selar kuning。做个淋酱豆腐,炸些香辣鸡肉块再做个木耳鸡丝沙律(这个竟然遗漏没带去)。妈妈特爱芋头,我做了芋头馅包在春卷皮里下锅炸。女儿说阿嫲喜欢吃金桶牛油涂面包,走了两间霸市才找到,不管有多贵,买!女儿涂了面包问我放咖椰还是撒白糖,不假思索地说白糖。妈妈很爱吃牛油,牛油蛋糕、牛油饼干,她跟我一样不吃人造牛油。女儿长期跟外婆住,时常煮给她吃,她说外婆喜欢她的蛋煎面包、Pratha、煎蛋,每一次可以吃很多,做!买到妈妈喜欢的苹果芒却没人买榴莲,留待下一次吧!女儿特地跑去买椰浆烤鸡肠,这东西我妈特爱。嫲嫲喜欢她泡的奶茶,亲手泡了红茶和绿茶。妈妈爱喝草莓牛奶,每一次买给她都舍不得喝完,我得担保再担保无限供应。后期她每次喝草莓牛奶就肚泻,弟弟不让我再买。这一次没有限制,全带上,另加黄梨汁和冰块。
正在摆祭品时三姨和表妹突然到来让人丁少的我们增添一些生气,真感动。虽然我们没有通知任何人,若有心到来祭拜查一查日历就知道。三姨的到来让我无须烦如何摆祭品,我对这些总无法上心。
祭拜仪式过后把东西搬到外面长凳上,这一次碰上出殡队伍前来,大家虽然在享用食物但有所拘束。我忙着分派食物顾不得吃,只想赶紧收拾回家。小弟临走前不忘去向妈妈告别,他何时才能习惯妈妈已不在身旁?他应该知道妈妈对他的牵挂,妈妈把那份牵挂寄托给我,让我了她一番心愿。
佛教出家人即将进入雨安居(Vassa (Pali: vassa-, Sanskrit: varṣa-, both "rain") is the three-month annual retreat observed by Theravada practitioners. Taking place during the wet season.),这段期间他们闭关修行,世俗弟子所能做的是捐献以供养他们的起居饮食。我和弟弟会为母亲做这些,凝集家人的力量为妈妈做功德。母亲走后除了布施与供僧,我们还能为她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