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5日星期三

犀牛大薯糕-Koleh Ubi Badak

 犀牛大薯糕-Koleh Ubi Badak

              参薯,Dioscorea alata在马来西亚普遍被称为Ubi Badak, 直接翻译是犀牛薯。由于它的形状怪异,体型巨大,长满硬须,一般都称它为犀牛大薯。每年季候风开始吹,马路两旁就可见其踪影。论口感它比不上紫薯,此薯口感比较刃,烹煮时间长。马来社会用它做Koleh 一种必须不断在慢火上搅的糕点。

              参薯在市面上受欢迎的程度比不上普通番薯,少人问津,它跟鸭薯常被遗弃一旁。买了一袋玉蜀黍后顺口问可有紫肉犀牛大薯?摊主走到后方取出一大块,比我的头还大,吓得我连连摇头。换一块有我半个手臂那么长的,我还是摇头。最后她拿了一块巴掌般大的,我连连点头。摊主笑说不收钱,那么小就免费附送。我还在推辞,她女儿加把口说这东西阻碍空间,请帮忙拿走吧!小地方人情味就是那么浓,不会斤斤计较。我曾经碰过有个摆摊马来妇女说等了一个上午都没什么人,她只希望有顾客前来交谈,不买也无所谓。所以你若肯花时间跟她们寒暄几句,她们一定记得你,交易后会出其不意塞一些蔬果给你。我就曾有这样的际遇,巴刹小贩在我没买任何东西下硬塞一梳香蕉给我。


              买了犀牛大薯回家,外子看了很高兴,家婆以往有种各种薯类,Koleh Ubi Badak是他的记忆糕点。问他家婆怎么做?一问三不知,他只负责搅,这方面小叔比他强。上网查了一下,有些食谱还加蛋,那绝对不是我要的口感。传统的Koleh只用椰浆、糖和粘米粉。我得靠味蕾和手感自己慢慢摸索。原本用一杯水煮大薯,水干了薯还不烂,继续加。糖与粉也是逐渐加,直达至满意的浓稠度和味道。这样添加搅拌后整理出一份可供参考的食谱,传统糕点不能一板一眼靠食谱,这个只供参考。

 

材料:

450g 犀牛大薯

3杯水

4大匙糖

¾小匙盐

4大匙粘米粉

250g 浓椰浆

 

做法:

1. 大薯加水煮熟后削皮(熟后的薯比较容易去皮)。

2. 大薯切小块,加水以慢火煮烂,变煮边压烂。

3. 薯肉若还没软化可适量加水煮。

4. 搅成薯泥后即可加入粘米粉,搅至无粉状。

5. 加入糖和盐继续搅至较浓稠。

6. 倒入浓椰浆不断搅拌直至干身不粘锅有弹性。

7. 在容器中铺上香蕉叶,把混合物倒入,抹平。

8. 让糕点完全冷却后才切割。

 

              刚煮熟的大薯切开后中间呈白色,周围的紫色也很淡。在慢火中搅拌后紫色变得越深越鲜艳,这色彩真好看。糕点在冰箱冰一晚后更好吃,冰冰凉凉,口感较硬。外子吃了一块后大赞不已,他说比家婆做的还好吃,还说了不止一次。他告诉女儿妈妈做的味道无可挑剔,Perfect!他说家婆应该没放盐,味道没那么好。对了!我最怕吃有椰浆没放盐的甜点,吃了反胃。外婆常说有椰浆的糕点一定要放少许盐,吃了不腻,肚子不会胀风。这一点我非常赞同,所以不喜欢吃外面有椰浆的甜点。外子可不客气,大部分的糕点都被他吃掉,下一次我得多做一些。

 

2 条评论:

  1. 又一个我没吃过的糕点😆

    回复删除
    回复
    1. 这个很普遍,华人都不吃可能误為色素。我自小吃惯这类非常传统的糕点。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