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豆花芋头包----我和外婆的对话
接近清明节,家乡的美食网站吹起一阵绿豆包购买潮,打的都是外婆家乡的旗帜。老幺的朋友买一包给我们吃,外子只简短地说还是比不上你们妈做的好吃。我一口咬下去,像在吃年糕,皮和馅比例不对称,皮Q而失去原本的软糯。
我和小姨聊起,叫她重出江湖,卖外婆的绿豆包,她哈哈大笑说身体状况不好,不能卖。我喜欢外婆的食谱,那才叫古早味,皮薄馅多,味道带有浓浓老福建味,诚意十足。联系着我们这些表姐妹的竟然是外婆的味道,每个人一开口就是比不上阿嫲做的。
其实外婆没正式教我,自小吃到大的食物已经融入血液里成了身体一部分,动手时自然知道如何下料。把我那些表弟妹全聚在一起让他们尝试不同的人制作的绿豆包,我相信每一个人都能准确地告诉你哪一个最接近外婆的味道。我们的外婆一做就是上千个,包到手软。每一个绿豆包呈尖锥形,挺直的线条是记忆里美丽的画面。皮要搓揉均匀,软硬适中,不能太Q但有嚼劲;最重要的是皮不能粘香蕉叶,糕粿可以完整剥落。隔了一天打开后依然柔软且没拉丝,那才叫优质豆包。
看着市面上抢手的豆包,我来玩一手。清明的早晨,做了几个芋头包祭祖。无法到外婆安息的义山,很想告诉她我一直以她的糕点为荣,那味道会跟随我直至我们在另一个世界相会。
女儿和外子很快把那几个芋头包解决掉,促使我动手再做。这一次没有紫薯,只用蝶豆花汁。老幺的朋友来访,说起她那天买的绿豆包,若想吃她再下订;女儿反应迅速地拒绝。我挑起眼眉看着她,知道她在想什么,打圆场说我们随时可以自己做。结果桌上那几个芋头包都给送我们吃绿豆包的人带走。
这绿豆包靠的是手感和经验,我读过人家写的一切都是无谱随手下。你可能不信但那是真的,乡下老人家不识字,她们凭感觉和经验做糕点,每一次做出来成果都是大致相同虽然份量有异。不像现代人手拿食谱不懂灵活运用,用同一个食谱成品做出来却每一次都不一样。
几天内我做了三次的芋头包,把冰箱里所有馅料都清掉。外婆生前只做白色绿豆馅的Taobao,到了我手里糕粿皮变得色彩缤纷,连馅也变了样。外婆一生以卖糕点为生,带大十二个孩子,养活一家大小。阿姨们有半数从事这一行,反而是到了第三代,呆在家的表妹们大部分都在卖糕点;新年卖年饼、平日卖西饼蛋糕。我从不问她们食谱,这些都是谋生工具,留一口饭给人家吃。我跟老友说退休后要加入她们的行列,打着外婆的旗帜,只怕人家吃了打破外婆的招牌。
外婆,偷偷告诉你,已经有几个人吃了我的糕点说要下订。他们还没吃到我的taopao,如果我把这个推上市,你说我退休后的生活是不是不寂寞?
没有评论:
不允许发表新评论。